第245章 做局

政和殿里沈天娇坐在龙椅旁边的幔子内,听着内侍回禀着今日镇北侯当街遇刺的事情。

 听到镇北侯今日当街遇刺的事情,满朝文武大臣顿时炸了锅。

 不管这些文武大臣们,平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对镇北侯府有多少的不满。

 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也认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镇北侯这位镇国柱石,是云离国稳定的保障,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只要有镇北侯在,云离国就不会生乱,外族就不敢轻易来犯。

 一旦镇北侯出了事情,云离国立马就会乱起来了,而且那些觊觎云离一直虎视眈眈寻找机会,想要侵吞云离国的外族必定会举兵来犯。

 到时候云离就岌岌可危,甚至有亡国的可能了。

 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就属王云知的脸色最难看了。

 在王云知的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件事就是李朝晖做的。

 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李朝晖曾经跟他商议过,要不要趁着镇北侯在上京城的时候趁机动手,将镇北侯除掉永绝后患。

 但是被王云知直接拒绝了,王云知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明了。

 跟那些朝臣们想的一样,云离现在还离不了镇北侯,一旦镇北侯发生了意外,那些世家大族失去了压制他们的人,云离就会立马乱起来。

 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受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李朝晖了。

 因为那些世家大族们,如果乱了起来,那肯定会影响李朝晖的百年大业的。

 当时李朝晖听了王云知的劝解,答应了她没有成事坐上皇帝的宝座之前,绝对不会动镇北侯的。

 但是没想到李朝晖,竟然这样的言而无信,刚说好了不动手,可是转眼之间就变了脸,对镇北侯下手了。

 王云知对李朝晖的失望又加增了几分,幸亏镇北侯武功高强,这才让李朝晖的阴谋没有得逞。

 若是不然,这次王云知势必会跟李朝晖翻脸的。

 王宗元不抵触皇权的交替,但是前提是不能够触动云离的国本,这是他的底线,谁都不能碰触,就是李朝晖也不行。

 只是这位王大丞相不知道的是,今日镇北侯当街遇刺的事情,还真的是跟李朝晖没有半点关系。

 那倒不是说李朝晖,真的把王云知劝解的那些话听进去了,而是李朝晖现在还不知道镇北侯身上的毒已经解了。

 以为镇北侯要不了多少时日就会死了的李朝晖,听了王云知的话,也的确觉得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代价,让镇北侯现在就去死。

 毕竟她现在刚出来,还没有站稳脚步,她还得罪不起沈天娇。

 镇北侯若是在这个时候死了,那么沈天娇第一个就该怀疑她了。

 如今的沈天娇,跟李朝晖所了解的那个沈天娇没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

 什么文静软弱,什么不堪大任,统统都是骗鬼的。

 沈天娇明明就是一个杀伐决断的狠人,别人犹豫不敢做的事,在她那儿就根本没什么不敢的。

 派兵打退李斌的谋反,诛杀有异心的李洪,对刘太后下手,亲手了结了不可一世的冯媛媛。

 对了,还有,因为自己的儿子当街遇刺的事情,她带人直接闯进了凌家,诛杀了凌海。

 更别提那些罢免官员,整治朝纲的那些事了。

 这样的女人,被说成是文静软弱,不堪大任?

 说这话的人不是脑子被驴踢了,而是根本就没长脑子!

 对于沈天娇,其实李朝晖心里也是忌惮和害怕的。

 所以想着反正不久之后,镇北侯就会毒发身亡的,李朝晖也就放弃了,想动手杀镇北侯的打算。

 还有就是,李朝晖跟王云知的关系,现在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

 李朝晖还需要王云知为她做事呢,她也不敢太不把王云知的话当一回事了。

 不动手也是李朝晖在向王云知示弱和讨好,向王云知表示妥协的一种手段。

 可是怀疑的种子一旦在心里种下,并且萌了芽,就很难再从心里拔出了。

 此时的王云知在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件事就是李朝晖做的了。

 王云知认定了,那也就表示真相是什么其实也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