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第 37 章
尴尬的氛围在整个客栈蔓延开。
赖文憋笑憋得整个脸都是红的,他本就是乐子人,现在看热闹看的不亦乐乎。
赵拓担心地掐了赖文大腿一下,让他不要笑的那么明显。
三桌子的大汉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地站在那里,他们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遇到了这么实诚的店铺。
赵拓大声地为他们解围道:“我看看你们的十个烛台有没有可以和我换的,我这边也有重覆的。”
大叔马上就坡下驴道:“好的,我拿过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赵拓友好地把大叔拉到自己身边道:“我看你有一款烛台是重覆款,我有点想用我这边的一个烛台和你换。”
三桌人也顺势坐下,开始吃饭。
众人一片祥和,其乐融融。
刘蔚就是在这一片祥和之中来到客栈的,他穿着常服,笑着踏进了客栈。这次他过来是为了给画工培训找老师。
画工的培训他其实已经差不多规划好了,现在就看有哪些人愿意留下来做老师了。
现在景德镇的产值已经把之前那些皇亲国戚的订单基本快做完了,现在他想开辟新的市场来扩大昌南陶瓷的影响力。
他已经安排将自己窑口的瓷器的品质分级,按照不同的级别卖给不同的受众。
之前全部都是卖给那些贵族的瓷器,他们花钱本质买的是观赏性和自己的特殊性。
平民百姓则不太一样,不需要那么多的观赏性和特殊性。卖给他们可能要更兼顾和重视实用性。
刘蔚现在急需打出名声,让大汉各个地区都知道昌南陶瓷的名气。
他并不担心做不到这个事情,这里可是“瓷都”昌南。
他现在只担心自己的人手不够,还想从外地吸收比较好的陶瓷手艺人。
从元朝烧制青花瓷开始,在上个世界历史中景德镇逐渐形成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盛大景况。
赵拓他们几人看到刘蔚进入客栈,马上起身招呼道:“刘兄,我们在这边!”
刘蔚朝着这边的桌子走来,边走边道:“赵兄及各位,几天不见了!”
大汉还在和赵拓他们一桌坐着,看到众人都起身,也随着众人站起来。
刘蔚说道:“昌南这边你们应该吃得还习惯吧?都是江西地界,饭菜其实都差不多。”
赵拓连忙道:“刘兄,我们吃得挺好的。这次我们来的人有点多,可能有些麻烦刘兄了。”
此次赵拓等人住宿的客栈钱是刘蔚出的,送他们过来的车队钱也是刘蔚出的。
赵拓等人哪里知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他们接下来要面临三个月水深火热的画工教学生活。
刘蔚笑着说道:“哪里,这都是诸位兄台肯给刘某人面子。”
大叔听着这话不对劲,小声问旁边的人道:“这位是谁啊?”
旁边人也小声回答道:“昌南县令,刘蔚。”
大叔吓了一跳,马上站直站好道:“你们昌南县令这么没有官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