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第3页)
温梓城点点头,基本上每个昌南人都对於刘蔚在昌南的行为如数家珍。
刘蔚确实是个爱护百姓的好官,和很多官员都不一样。
温梓城把刘蔚的一些故事讲给了掌柜听,掌柜时不时的点头称许。
在温梓城不可置信的情绪中,温梓城面见圣人的行程就这样确定了。
温梓城从万佘拍卖行告辞后,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开阔。之前的阴霾就好像被风吹走一样,一扫而空。
温氏茶庄估计不会砸在自己手里了,他放宽心地安慰自己道。
希望这一切都能顺利解决,他盘算着自己这次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利益,和小赖一起慢慢走回客栈。
他听掌柜讲完这次计划之后,也才知道他借助了多少刘蔚的光芒。
陶瓷是刘小县令卖给他的,人脉是依靠刘小县令搭建的。
就连面见圣人也是因为他正好在昌南,知道刘县令的事情。
这次回去可要好好感谢刘小县令了,他边走边想着。
刘蔚培养出来的五百个工匠现在处於逐步适应陶瓷行业的工作中。
温梓城拿走的茶罐是刘蔚为温氏定制的试验品,以现在瓷窑的技术还没办法成熟地量产这些陶瓷罐子。
温梓城并不担心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找刘蔚合作定制茶叶礼盒,毕竟昌南第一个投诚的茶商就是他。
刘蔚小县令一定会看在他这么乖的表现上,多照顾他一些的。
此时的刘蔚远在昌南,哪里知道温梓城的想法。他正和谢修文看着面前的这50个后土娘娘的小造像发愁。
之前跟圣人说要斥巨资建造后土娘娘庙,现在确实也该建造至少一座寺庙来供奉后土娘娘。
但是现在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放在他们面前,寺庙建在哪里,都要供奉哪些神仙,以及要招多少道士过来。
刘蔚看着面前的后土娘娘像道:“既然要建寺庙,就不妨做得大一些。把和陶瓷相关的神仙,都请过来。”
谢修文道:“现还有一个和陶瓷相关的神仙——华光,人人称其为陶瓷行业神。”
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擅长用火,很多人称呼他为“火神”。
传闻其有三只眼,因此民间又称“三眼华光”。
陶瓷业的匠人大都希望华光大帝多种变化,降妖伏魔的能力可以保护到自己和家人。
刘蔚敲了敲桌子道:“没事,我们就往大了建。大庙的香火钱和过来赶集上香的人都能给我们带来生意。”
刘蔚巴不得把所有神仙都塞进寺庙里,这样哪里还需要担心将来没有旅游资源。
现在多出一些基建费用,将来只要寺庙在,还发愁钱不能十倍百倍地回来吗?
上香的信众本来大多要捐香火钱。寺庙里可以结缘神仙的瓷像回家供奉,这个钱信众也要花。
过来一趟不容易,顺便买些吃的回去,这些也要花钱。
中国人嘛,主打一个“来都来了”。
“支线任务:建造后土娘娘庙,奖励八大山人碎片*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