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3页)
刘蔚听后反问道:“你若聪明如何又被困於白丁之手?”
年轻人笑了笑说道:“当然是因为你更聪明,所以我显得不那么聪明。我叫谢修文,现在被家族赶出来了。”
刘蔚听到他自曝家门,心里大概明白了。
谢家是大户人家,但是他一直听说谢家出了一个剑走偏锋的怪才。
他离经叛道,但是又满腹才学。刘蔚听说过他的事情。
“那你这不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吗?”刘蔚笑着反问道。
年轻人笑了笑:“周公吐哺,良禽择木。”
刘蔚大致明白了,这次确实是年轻人的阳谋。
钱不重要,救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年轻人制造了一个刘蔚和他交流的机会。
如果是到了昌南县,刘蔚为了避嫌肯定不会和他长时间交谈,而且刘蔚可能也不重视自己的才学。
昌南县里面已经有很多才子专门打算去昌南府邸等着刘蔚了。
刘蔚才刚刚成年,所以大家都知道他的客卿不多,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早点接触更容易留下好印象,也更容易得到重用。
刘蔚笑着拉开马车的帘子:“谢兄且上来聊一聊。”
谢修文又指着络腮大汉问道:“你不好奇他们吗?”
刘蔚说道:“我信谢兄,自然也信他们。”
谢修文示意络腮大汉等人离开后,他才上了车。
很多有权有钱的人都会选择养很多客卿来辅助自己的决策,客卿多少往往取决於那些人有多少钱。
谢修文按照他的家族本也应该为官为宦,但是谢修文总说自己志不在此。
谢家谁都知道谢修文有大才,但是谢修文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完全背道而驰。
没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但是只知道在谢修文成年的那天,他的名字登上了族谱又划掉了。
他离开了谢家,离开了陈郡。
刘蔚后面再没有听到过谢修文的故事。毕竟世家名门里的天才很多,听话的天才更多。
谢修文进了马车就坐下道:“好在还有人记得我,不然我怕是不好收场了。”
刘蔚反问道:“你堂堂谢家子弟,不可能连五贯铜钱都出不起吧。”
谢修文满不在乎的摆手道:“主要是帮您笼络一些能人,让您不止认可我的虚名。”
刘蔚抓了一把孛娄放进嘴里,反问道:“我花的这五贯铜钱买的不是你江湖救急吗?”
谢修文也并不在意笑道:“在江湖救急的规矩里,五贯钱自有五贯钱的用处,十贯钱自有十贯钱的用处。”
谢修文是说钱,但是也不仅仅是说钱。
五贯钱是刘蔚付出的金钱,也是刘蔚付出的成本。
刘蔚也没继续聊这个话题,大家点到为止之后就开始了专属於文人之间的客套。
无非是夸一夸祖先名人,夸一夸对方风采,夸一夸长安的繁华盛世,顺便攀一攀亲戚。
在几天的互相寒暄中,谁都没有先进入正题。
昌南终於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