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如鱼得水(第2页)

 “邓学士过誉矣。”辛弃疾轻轻摆手。

 “某只不过是提前让兵卒感受杀戮,以免日后上了战场之后心生畏惧。”

 “平日里便习惯杀戮,届时上了战场,亦会更加从容。”

 “辛..辛将军高见!”邓艾点点头。

 “辛..辛将军,您看,其实这虎头山势奇特,易守难攻,历来便是匪患聚集之地。”

 “邓学士所言不错,正因如此,某才选择带兵来此训练。”辛弃疾回道。

 “其..其实除了这虎头山,这附近还有..”邓艾继续道。

 “....”

 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邓艾的才华与见识让辛弃疾赞叹不已。

 不知不觉中,一行人抵达樊城。

 辛弃疾将邓艾母子安顿在府中,并设宴款待。

 次日,辛弃疾便带着邓艾巡视樊城,让其了解城内的布防与民情。

 “辛..辛将军,这樊城本就是一座坚城,硬要找出不足之处,那便是毗邻汉水。”

 “若是汉水暴涨,冲毁河堤,那么整个樊城都将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不错。”辛弃疾点头。

 “当初君侯便是利用雨季,汉水暴涨,从而抬高河堤,随后将其一举掘开,致使汉水涌进樊城。”

 “不知士载可有解决之法?”

 邓艾沉吟片刻,方才开口回道:“要..要解决这一弊端,唯有治水。”

 “与其花费气力修筑河堤,倒不如效仿当年的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类似于都江堰的水利,进行引水分水。”

 “哦..修筑水利,引水分水?”辛弃疾眉头微挑,来了兴致。

 “士载能否详细说说?”

 邓艾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都江堰的原理,便是利用鱼嘴、宝瓶口等设施,将岷江之水分为内江和外江,既能够防洪,又能够灌溉。

 “樊城毗邻汉水,亦可借鉴此法。”

 “可在汉水上游选择合适的位置,修筑类似的分水设施。”

 “将汉水分为两股或者多股,以减轻水流对樊城河堤的冲击力。”

 “同时,吾等..吾等还可以利用这些分流的水进行农田灌溉,或是为城中提供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