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常山赵子龙

诸葛亮便将之前与辛弃疾的谈话内容详细复述了一遍,笑道:

 “幼安确实是个将才,不仅武艺不俗,而且兵法、谋略皆通。”

 “更难得的是对天下大势有着独到的见解。”

 刘备听后,频频点头,赞叹道:“幼安果真是个人才,得此良将,实乃孤之幸事。”

 说到此处,刘备顿了顿,继续道:“既然幼安已有取襄樊之计,那么我们也应早作准备。”

 “不知汝觉得何时出兵为宜?”

 诸葛亮沉吟片刻,回道:“眼下曹操虽然刚刚经历襄樊之败,但实力犹在。”

 “亮认为,现在理应静观其变,待曹魏有变之时再出兵不迟。”

 “另外,幼安提到的子龙镇守荆州之事,王上意下如何?”

 刘备思索片刻,肯定道:“子龙忠诚可靠,且对荆州了如指掌,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至于出兵时间...”刘备抬头看向窗外,缓缓道:“就依孔明所言!”

 “王上明断!”

 “亮告退!”诸葛亮微微躬身后,转身离开房间。

 另一边,关府。

 午后,阳光斜洒在庭院中,为这座安静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暖意。

 辛弃疾从军营归来,见院中无人,便信步走向房间。

 推门而入,只见关银屏正静静地坐在窗前,手中绣着一幅鸳鸯戏水的绣品。

 “夫君回来了。”关银屏抬头,露出温婉的笑容。

 “嗯...”辛弃疾轻声回应,走到她身旁坐下:“银屏,你所绣何物?”

 “鸳鸯戏水。”关银屏低头继续绣着。“寓意我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辛弃疾心中一暖,握住她的手:“我们一定会的。”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温馨。

 “对了,今日军营中可如往常?”关银屏问道。

 “诸葛先生来了,我们一起商讨了接下来的战略。”辛弃疾简要叙述了今日的议事内容。

 关银屏听后,沉思片刻:“战时由我师父镇守荆州,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是啊,赵云将军有勇有谋,且对荆州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