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至圣先师”孔子(第2页)
不多时,一群年轻学子来到庭院。他们身着朴素的衣衫,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孔子的敬仰。学子们纷纷跪地行礼:“拜见夫子,愿随夫子学习。”
孔子走上前,温和地说道:“都起来吧,既入我门,当勤奋好学,以修仁德。”
随后,孔子开始给弟子们讲学。他坐在堂前的一张木椅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神色专注而庄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孔子清了清嗓子,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弟子们围坐一旁,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有的托腮思考,有的微微点头。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孔子的教诲。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面容清秀,眼神中透露出聪慧和谦逊。颜回问道:“夫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孔子思索片刻,用手中的竹简轻轻敲了敲桌面,答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贡接着问道:“夫子,那如何才能在生活中践行‘仁’呢?”
孔子看着子贡,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说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讲学的过程中,孔子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深刻的道理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弟子们时而点头表示理解,时而提出疑问,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讲学之余,孔子带着几名弟子来到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布匹衣物的,有卖陶瓷器皿的,还有卖书籍字画的。摊主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顾客们在摊位前挑选着商品,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突然,一个卖布料的小贩与一位顾客起了争执。小贩涨红了脸,大声说道:“你这客人好生不讲理,我这布料明明是上好的品质,价格也公道,你却百般挑剔。”
顾客也不甘示弱,反驳道:“你的布料质量根本不值这个价,你分明是在坑人。”
两人互不相让,争吵得越来越激烈。
孔子见状,走上前去,他的步伐从容而稳健。孔子劝解道:“君子和而不同,莫要为了些许小事伤了和气。买卖之事,当以诚信为本,相互理解,方能达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