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意外收获(第3页)

 刘宇盛微笑着起身相迎,回手还亲热地拍了拍陈斯诚的肩膀,“别的不说陈先生眼光是真不错!除了找到您给他做监制,刚刚他一进门就发掘了我的演戏资质,还邀请我跟他一起拍戏呢,哈哈!”

 他不站起来还好,站起身后,陈斯诚发现对方比自己还高出不少,

 要知道自己可是对外号称180的壮汉,对方高富帅的身份似乎越做越实了。

 陈斯诚完全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和藤导认识,看藤导的反应和他们的对话,对方的地位应该还不低,这个神秘的极光文化貌似就是他家的。

 见他还在思考自己的身份,刘宇盛也没想隐瞒,直接伸手自我介绍道:“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叫刘宇盛,这家公司就是我开的,相见就是有缘,你的剧本要是还缺资金可以拿给我看看,好的话我也可以适当注资。”

 其实刘宇盛的手头资金并不太多,除了预留给《失恋33天》拍摄的1000万和保证正常运营资金以外,极光传媒剩余的资金只有600多万。

 原本他是预留下来,准备在《失恋33天》的宣发期用的。

 但刘宇盛最近研究了下国内电影行业的模式,发现宣发费用投资方并不用负担,多数都由发行方出资。

 不过这只相当于变相的垫付,最终会在票房分成中优先回收。

 也就是说,一部影片如果花了100w做宣发,这100w先由发行方支付。

 如果最终电影产生1000w票房,刨去电影院、院线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成,制作与发行方大概能拿到43-45%,差不多能分到430w左右。

 之后,发行方会在其中拿走自己之前用于发行的100w,剩余的330w制作方与发行方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虽然剩下的利润制片方能获得8成以上的份额,但在这种模式下,制片方与发行方相比亏损的风险要大得多。

 当然,如果票房大爆直接拿到几个亿,制片方赚的钱也远比发行方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