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选文臣还是选武勋?

 “即便如此,其实咱依然没有想过要杀他!” 

 “甚至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还让他做了御史中丞,监督天下百官。” 

 朱元璋说到这里,脸上不由就闪过一丝阴沉。 

 “可惜啊,咱的这位刘先生让咱失望了,他终究记得自己是什么出身,不可能背叛他的那个文臣圈子,即便他已经做了咱十几年的臣子,既便咱给了他无数次的警告,他依然一次次的触及咱的底线。” 

 “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到这里,眼中第一次在蓝武面前露出一丝阴冷。 

 “蓝武,你听说过杨宪这个名字吗?”朱元璋问道。 

 “听说过!” 

 “历史上只说他被陛下您杀了,没记载他是为什么死的。“蓝武道。 

 其实在如今的洪武朝,杨宪的死依然是一个谜,没人知道那位在洪武三年接替刘伯温成为御史左丞的杨宪为何突然就被朱元璋给杀了。 

 “他们让咱做选择,是选择文臣治国,还是选择武勋治国。” 

 “呵呵!” 

 “然后咱就如他们所愿做出了选择,咱杀了杨宪,让刘伯温、宋濂这些前朝官僚统统滚回老家去了。” 

 “原来如此!” 

 蓝武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虽然朱元璋并没有说具体的事情,但蓝武却能想象到当时那些文臣和开国元勋们争斗的有多厉害。 

 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老朱那一次显然选择站在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勋身边。 

 或许这也是后来刘伯温会被胡惟庸弄死的主要原因。 

 想到这里,蓝武突然心中一动,意识到自己老爹蓝玉当年虽然还是个小角色,但也算是见证者,而且他更是之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的亲历者,以及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突然举起屠刀开始屠杀李善长等开国武勋的主要推动者,和主要获利者。 

 或许他回去之后可以去问问老蓝,洪武朝这几起大案子当时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文臣和武勋的斗争一直贯穿咱执政的前二十年。” 

 “咱本来对标儿寄予厚望,觉得等他做了皇帝,可以缓和两者之间矛盾的,可惜标儿却先咱一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