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人口与新朝体制(第2页)

原因很简单,不仅因为常建新是晋阳军背后的‘神仙’,晋阳军离不开常建新的支持,还因为常建新生活在现代时空,隔了一千七百年历史。

常建新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可以参考过去的历史教训,提出很多让刘琨等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很多难题常建新都可以找到解决的角度。

今天晚上四人主要商议,一是建国称帝以后,朝廷该使用哪一种体制,仿效汉代,还是仿效司马晋代,又或者仿效曹魏时期。

二是该定什么国号!

这常建新可太感兴趣了。

“你们先等等。”

常建新很有兴致的走到酒柜,拿来一瓶汾酒,又拿来五个杯子。

他自己倒了半杯,而后直接把四个杯子和剩下的酒连带瓶子一起传送到古代时空。

“你们自己倒,这种酒可是用我这边世界汾河的水酿造的,口味相较于其他酒另有独特。”

说着,常建新自己先小抿了一口。

古代时空,刘琨、刘绍、赵斌、张信四人看着凭空出现在他们围坐中间空地上的四个精美玻璃杯和一瓶酒相视一眼。

赵斌最先反应,他狠狠咽了口唾沫,而后手脚麻利的打开瓶盖,给四个酒杯都倒上。

瓶子里面剩下的酒,四个杯子都倒不满,平均一个杯子也就二两左右的酒。

赵斌自己拿了其中一杯,他宝贝似的品了一口,满脸陶醉的同时,心里也忍不住腹诽:神仙分享的酒虽然好喝,但量实在太少了,每一次都喝不过瘾。

显然,赵斌的酒瘾比常建新强烈得多,常建新只喜欢偶尔品鉴一二两,不喜欢喝到头发昏,赵斌却是只要沾酒,就想直接喝过瘾。

常建新自己先喝了两小口,又看到古代时空那边,刘琨、刘绍等人也都喝了两口,他才开口说话:

“其实吧,无论汉代,还是曹魏,亦或者是司马晋室的朝廷体制,都有巨大缺陷。”

“郡县制可以保留,九品中正制就是十成十的垃圾,朝廷部门官职也很不完善……”

常建新根据自己在现代学到的知识,以及从历史书上的教训,一连说了半个多小时。

他着重提九品中正制的缺点和危害。
首先在社会层面。

门阀垄断,阶层固化,普通百姓上升渠道被封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这里的寒门也不是普通底层百姓,而是没落的贵族,或者小世族。

世家贵族之间也划分严格等级,寒门子弟即便有才能也难以得到晋升。

在东汉的时候,官僚体系就开始被门阀世族垄断。

选拔官员主要看家世和道德名声。

家世是明摆着,显而易见的。

而道德名声又由谁来评判呢?毫无疑问是各大世家贵族!

说你有道德你就有道德,说你没有道德你就没有道德,一句‘泥腿子出身’就可以否定你的一切才能和努力!

寒门与底层百姓被排斥在权力体系之外,寒门还能通过一些操作,有那么一点点渺茫的希望向上爬一爬,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才是真正完全断绝。

另外,道德评价虚伪至极,流于形式,会出现大量沽名钓誉、虚伪造假的所谓‘名士’,致使官员素质急剧下降。

其次是朝廷方面。

因为评判道德名声的是地方官,而地方官本身又是世家大族选拔出来的,这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势力,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地方常与朝廷对立。

同时,家世、道德、名声的评定,往往终身不变,官员想要得到晋升,政绩反而是最不重要的,许多高品官员缺乏治国才能,腐败无能。

历史上,东晋为什么前后一百多年都没有过一次齐心协力北伐。

除了官员大多无能,还因为门阀过于强大,而且门阀数量多,盘根错节,各有各不同的利益,国家权力过于分散,政令无法统一。

门阀势力过于强大,眼中只有家族,没有国家和民族,只顾自己奢靡享乐,攀比斗富,偏偏他们把持着所有权力和资源。

“选官制度我以前就已经给过你们解决办法了,科举选官!”

“科举选拔出人才,能通过层层科举的至少也比普通人聪明些,再怎么样都总有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