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齐桓首霸(三)(第3页)

而“攘夷”,则是积极应对狄族、戎夷的侵扰以及楚国的威胁,保卫中原地区的文明与安宁。狄族、戎夷时常侵扰中原各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楚国作为南方大国,不断扩张势力,对中原各国构成了巨大威胁。齐桓公凭借着齐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多次组织诸侯联军,抵御外敌入侵。他的“尊王攘夷”政策,不仅赢得了各诸侯国的支持与拥护,也为中原地区的文明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齐桓公十九年(前667年)冬,周惠王对齐桓公的功绩与威望深感认可,特意派遣召伯廖赐命齐桓公,对其进行嘉奖与认可。同时,周惠王也提出了要求,命齐桓公进攻卫国。原来,卫国曾拥立王子颓做周天子(王子颓之乱),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当时的政治秩序,挑战了周王室的权威。齐桓公作为“尊王”的倡导者,自然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周惠王的命令。

齐桓公二十年(前666年)三月,接到命令后,齐桓公立即调兵遣将,集结大军,发兵讨伐卫国。齐国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击败了卫国军队。进入卫国后,齐桓公严肃地替周天子责备卫国的叛逆行为。卫国国君深知自己犯错在先,为表歉意,向齐国送上了丰厚的财赂。齐桓公接受了财赂后,认为卫国已得到教训,便凯旋回国。此次军事行动,既维护了周王室的权威,又彰显了齐国作为盟主的职责与担当。

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4年)秋,齐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不费吹灰之力便迫使鄣国投降。这一事件,再次向各诸侯国彰显了齐国在诸侯间的威望,让各国对齐国的强大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冬季,山戎突然攻打燕国,燕国边境告急。燕国乃齐国的友好邻邦,面对燕国的紧急求救,齐桓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深知,唇亡齿寒,若燕国被山戎攻破,齐国也将面临巨大威胁。于是,齐桓公与鲁庄公在鲁国济水边紧急会盟,商议救援事宜。两位君主及两国大臣们经过激烈讨论,迅速确定了救援方案。随后,齐国迅速发兵,日夜兼程,奔赴燕国,向山戎发起进攻。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齐国军队在齐桓公的率领下,继续坚定地讨伐山戎。齐军将士们斗志昂扬,不畏艰险,一路势如破竹,深入山戎腹地,一直打到孤竹(今河北卢龙、滦县一带)才回师。此次征战,齐国军队不仅成功击退了山戎的进攻,保卫了燕国的安全,还极大地削弱了山戎的势力,为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燕庄公为表达对齐桓公的感激之情,亲自护送齐桓公回国。一路上,燕庄公对齐桓公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与齐桓公并肩而行,畅谈两国未来的友好合作。当行至齐国境内时,桓公秉持着尊礼的原则,郑重地说道:“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他做出了一项令人钦佩的举动,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尽数割予燕国,并郑重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的智慧,像在周成王、周康王时那样给周天子纳贡。

诸侯听闻此事,对齐桓公的高尚品德与卓越领导钦佩不已,纷纷表示拥护齐国。齐桓公的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与高尚品德,更赢得了各诸侯国的尊重与信任,进一步巩固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回到齐国后,又亲自前往鲁国,将讨伐山戎所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鲁国。这一举动,既是对齐、鲁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向鲁国展示齐国的强大实力与慷慨气度。在齐桓公的努力下,齐国的霸业如日中天,成为春秋时期当之无愧的霸主,引领着诸侯们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书写着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