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周宣王即位(第3页)

 国人很快便如潮水般围住了召穆公的家,他们此时的眼中只有复仇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不顾一切地要求召穆公交出太子。在众人疯狂的逼迫与威胁之下,召穆公悲愤交加,内心痛苦万分。无奈之中,他做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决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愤怒的国人残忍杀害,而太子静虽在这场血腥风波中侥幸幸免于难,但此等悲剧无疑为西周王朝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沉重而灰暗的阴影,仿佛一片乌云永远地遮住了希望的阳光。

 国人平息怒气离去之后,周王朝陷入了一种无君之治的混乱局面,即所谓的“宗周无主”。然而,此时的诸侯们并没有坐视西周王朝就此分崩离析,土崩瓦解。他们展现出了一些维护统治秩序的担当,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试图在黑暗中守护西周王朝这盏摇摇欲灭的灯火。

 诸侯们紧急召开会议,共同商议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他们推举召穆公和周定公代行天子职务(也有说法是公伯和代行天子职务,但主流说法为召穆公与周定公)。尽管这一时期缺乏一个真正拥有绝对权势的天子在位统治,但诸侯们齐心协力,如同点点星光汇聚在一起,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国家勉强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治理状态,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便被史家称作“共和行政”。

 时光如潺潺流水,缓缓流淌,从不为任何人停留。公元前828年,即共和十四年,周厉王在彘国这个偏远的异乡结束了他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一生。与此同时,曾经身处险境、命悬一线的太子静,在召穆公的悉心呵护和教导下,在召穆公家长成了一位胸怀复国大志、才华横溢且能力出众的青年。

 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与殷切期盼下,召穆公、周定公以及众多诸侯,如同迎接黎明曙光的使者,怀着对西周王朝未来的美好期许,一同拥立太子静继位,这位新君便是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