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鸣条之战

在历经诸多艰难险阻,成功地将夏王朝外围那些或为虎作伥、或妄图据地自雄的势力一一削弱之后,商汤和伊尹这两位极具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深知机不可失,果断地决定乘胜追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朝着彻底消灭夏王朝残余势力的目标奋勇前行。

 彼时,商汤和伊尹麾下是一支士气高昂的商军。这商军将士们个个怀着对胜利的炽热渴望,眼中闪烁着坚定无畏的光芒。他们整齐地排列在军阵之中,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着西方大举进发,那目标明确而坚定,恰似一支离弦之箭,直直地指向夏朝统治的核心地带,那里是夏王朝的心脏——斟寻耳。

 回首商汤之前的征伐之路,韦国、顾国、昆吾国等一批忠心耿耿于夏朝的方国,已经在商汤那凌厉的军事攻势之下灰飞烟灭。曾经,在那些战争中,商汤的军队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和精妙的战略布局。面对如狼似虎的商军,韦国的城墙被攻破,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护城河;顾国的防线在商军的猛烈攻击下如脆弱的蛛网般瓦解;昆吾国虽拼死抵抗,然而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商军的铁骑,城郭成为一片废墟。这些方国的覆灭,使得商军如今在西进的道路上看似一马平川,几乎未能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

 而商军也的确不负众望,他们的行动迅速得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转瞬即至;又果断得好似直捣黄龙的长矛,毫无犹疑。一路疾驰之间,很快就兵临夏朝的都城斟寻耳城下,仿佛这座古老的都城也在商军的赫赫威名与强大气势面前瑟瑟发抖,难以抵挡那即将到来的命运风暴。

 夏桀在位期间,其统治变得日益暴虐,宛如一场无尽的噩梦笼罩着整个夏朝。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君主,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权力与欲望之中,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与国家的兴衰。此时,贤臣关龙逢挺身而出,他深知国家的现状岌岌可危,心中满是对夏朝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君主昏聩的痛心。

 关龙逢多次进谏,在朝堂之上,他言辞恳切地陈述夏桀统治下的种种弊端。他描绘出民间的疾苦,百姓在繁重的赋税下苟延残喘,农田荒废,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他痛斥朝廷官员的腐败,一些人结党营私,将公权力用于谋取私利,导致朝堂乌烟瘴气,国家机器运转失调;他还提到夏桀沉迷于酒色声色的奢靡生活,耗费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物力,使得国家的国库空虚,国防脆弱。关龙逢试图以这些沉痛的事实唤醒夏桀内心深处的良知,劝谏他回归明智之道,重新整顿朝纲,挽救摇摇欲坠的夏朝。

 然而,夏桀对于关龙逢的进谏却毫不在意,就好像是听到了风中的呼啸声一样,这些话语根本无法穿透他那被欲望包裹的灵魂。他反而被关龙逢的直言不讳触怒到了极点,那原本就乖戾的脾气瞬间爆发。在一阵愤怒的咆哮之后,他毫不留情地将关龙逢下达了死刑。关龙逢就这样,怀着一颗忠诚却绝望的心,倒在了夏桀的暴行之下。

 这一残忍的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夏朝的朝堂和民间掀起了惊涛骇浪。许多忠臣得知此事后,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们看到了夏桀的不可救药,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弥漫在整个朝廷。每一个忠诚于夏朝的人都被一层绝望的阴霾所笼罩,那是对国家未来的迷茫与对君主昏庸的痛心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

 与此同时,太史令终古也对夏朝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凭借着自己精通的占卜之术,察觉到了许多预示着厄运的凶兆。每一次占卜的结果都像是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他心中关于夏朝命运的一丝幻想。他看到天空中出现的奇异天象,星辰的位置错乱,仿佛是上天对夏朝统治的不满与警示;他解读出古老的卦象中隐含的不祥之兆,那些晦涩难懂的符号如同死神敲响的钟声。终古的内心被悲痛填满,他深知这些预兆意味着什么,夏朝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失去方向且千疮百孔的巨轮,即将沉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