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道师上官笑松

湿竹坞-霉煞劫(第3页)

回程路上,阴宽把玩着新得的竹笛,突然问:“师父,要是人心里的悔意真能养出妖怪,那咱们斩妖除魔,算不算也在斩人心里的疙瘩?“崔正英望着远处放晴的天空,想起小师妹临终前交给他的《山海经》残卷,扉页上她的字迹还清晰如昨:“妖由心生,亦由心灭。“

阳中忽然指着山坳惊呼,只见被霉煞侵蚀过的竹林里,竟生长出罕见的“双生竹“,两竿青竹并蒂而立,竹节间流转着淡淡的金光。这是地脉恢复后才会出现的吉兆,意味着湿竹坞的悔孽已消,新生将始。

暮色降临前,三人在山神庙歇脚。阳中借着月光修补《山海经》,新添的霉煞图谱旁,他工工整整地写下:“悔者,心之湿也。若任其淤积,则生腐煞;若晒之以光,疏之以念,则化雾成露,滋养新苗。“阴宽凑过来瞧,看不懂文绉绉的批注,却忽然指着庙外大笑:“看!那些萤火虫跟着咱们呢,莫不是怕咱们再遇上湿答答的妖怪?“

山风穿过庙檐,带着竹笛的余韵。崔正英望着渐密的流萤,忽然觉得它们像极了小师妹当年发间的金步摇。青锋剑在腰间轻颤,不是因为妖气,而是因为前方官道上,隐隐传来百姓的哭号——又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到了。

三匹青骢马踏碎最后一片霉斑时,湿竹坞的村民们正围着新抽的竹林祈福。他们不知道,那三个骑马远去的身影,正将人间的悔意与希望,都收进了各自的行囊。而崔正英知道,只要这世间还有人在遗憾中挣扎,他们的剑,就会继续劈开潮湿的阴霾,让阳光,照进每一个本该晴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