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皇后义子,带老朱穿越古今笔落惊风雨
第一百六十五章格物致知(第2页)
盖因圣人之语,皆蕴含天地至理。
吾等后学之人,唯钻研此等经典,方可悟得世间之道,习得那为人处世、安邦治国之学问呀。”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觉得此说甚是在理,只有朱雄英和朱允熥这两个小家伙似乎对之不感兴趣。
毕竟他们也算是被林凡教导过一阵子的了,知道那些酸腐文章要不要,要,但也不能全信。
如若不然,就是牢笼志士,白首穷经,又有何用
林凡微微一笑,却未即刻回应,而是踱步于众人之前,缓缓开口道:
“诸位所言,固有其理,孔孟之道,确乃我华夏之瑰宝,那诸多经典,亦值得吾等细细揣摩。然吾却以为,学问绝非仅止于此。”
众人皆是一愣,面露疑惑之色,似对林凡这与众不同之看法颇为好奇。
“若只晓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却不知将那书中道理用于实处,不过是徒有其表,空有满腹经纶,又能如何?
学问,当是那能解世间之困,能助万民之生,能让家国兴盛之法呀。
如遇天灾,百姓流离,仅靠背诵几句圣人之言,可救灾民否?
外敌来犯,疆土受危,只凭寻章摘句,能退强敌否?”
这番话一出,众人皆陷入沉思,方孝孺也皱着眉头,但他还是有些不服,刚准备开口,结果就被林凡给阻止了。
要我说来天下万千学问,讲究‘格物致知’。
此中深意,需吾等用心去悟。
万物皆有理,而这理啊,需吾等以心去感、去察。
心为根本,世间诸多学问,皆藏于万事万物之中,可若无心去探寻,那便如同雾里看花,终是难见其真貌。”
“就如那田间农夫,每日与土地庄稼相伴,用心去感知时节变化、土地肥瘦,知晓何时播种、何时灌溉、何时收割,顺应天时,这便是以心去‘格’物。
从这日常农事里‘致’出关乎生计的学问,一家老小的温饱皆系于此呀。
再看那市井商贩,用心去琢磨货品优劣、时节供需、买卖之道,在那来来往往的营生中,以心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