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民国,不借就抢山中老客
第236章 兵锋不入中原(二)(第3页)
主公年幼,无长远之观,以前或可原谅,可是我西郭愚和望川来了。
再无久远之策,要不是我等无能,要不就是天要亡你主公!
主公若信我二人,就扬长避短,主公长于军阵,胜在年轻,雄在兵锋。
理当先择地安生,再图兵战!
主公智谋略短,也毫无政治根基,中国大地,向来都是人情世故,上有鸿儒显贵,下有乡绅名望。
非大智慧,大手段,大战略,无人可偏安一隅!
至于一统中华,不是愚小看主公,没有三十年以上的政治修炼,主公最好连这个想法都不要有!
所以,主公只能先安身,再立命,最后才一展鸿志!”
不等秦晋从震惊中回神,齐秀峰立马补充道:
“我与愚公对此策已谋划良久,然现在三难三不难是主公必须解决的。
首难在大义,主公不可废,废则前功尽弃。我们既不可脱离我们安身之命,也不可全受制于它。
这是主公首要考虑和决断分寸的。
二难在于外交,私交可利不可立,主公必须要在南京谋得一个经略南洋的合法机构,公立则业成。
三难在国家斯难,离而不管,为逃,即便主公以后再强,也只能是赵坨之流。可若全力供内,终究只是附庸之徒。
我们要主公既能当,又得能立!这是为我们后代做长远之计划。总之一句话,分而不离,合而善独也!
三不难之首,兵强马壮为首条件已经具备,二不难是数年经略的文武技术人才已经健全,三不难在我部区位优势可走可留不辖制。
今南京既迫主公作两难之决断,主公何不玩个金蝉脱壳之法,再坐山观虎斗!
所谓强则强,弱则亡,只有我们能强大的活着,世界才能有我们的存在的痕迹!”
两个军师之言,直接将秦晋震得心神发馈,愕然发现,原来不同人的眼界完全是不一样的,当他还学着怎么去团结一国时,两个野心勃勃之辈已经开始教唆他去怎么团结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