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第2页)

 事实上她修的是琴箫之道,三岁修琴道,六岁奏箫,十八岁成就七品琴师、七品箫师。 

 天赋冠绝一隅,但也从未作出过能够与天地共鸣的琴曲箫曲。 

 连琴音贯州都没有达成过,浮萍姑娘觉得自己相当失败。 

 所以在惊闻应阳县出现贯府诗文后,她便想,能否借鉴一下贯府诗文的内容,来提升自身的琴道造诣。 

 这才不惜将第一个入幕之宾的名额,给到告诉她贯府诗文内容的读书人。 

 韩子立轻笑道:“浮萍姑娘不必道谢,作出贯府诗文的读书人,其实就在这船上……” 

 “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和缘分!” 

 浮萍姑娘愣了愣神,透过红纱帐,美眸在大堂中扫视,想要寻找一个身穿儒袍的白发老者。 

 通常读书人成为三品大儒,大多都已经是古稀之年。 

 但她阅遍所有读书人,却没有发现符合‘大儒’这个身份的人。 

 倒是有一个左右有姑娘相伴,模样称得上是花船第一人的少年。 

 他就是穿着儒袍。 

 但这个人不可能是大儒,更不可能是作出贯府诗文的读书人。 

 而是一个对读书一窍不通,连什么修为穿什么衣服都不懂的文盲! 

 假读书人! 

 “什么?” 

 “就在船上?” 

 “我的天,在哪在哪?诗魁之家竟然来了一个大儒?我的天!” 

 “鸨母啊,你今儿个可是财运亨通啊,竟然引得大儒上船,我等也与有荣焉,与有荣焉啊!” 

 众雅士先是一愣,旋即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 

 有人更是向老鸨道贺,因此还获得了免单的机会,可将那人激动坏了,又多叫了两个姑娘。 

 但可惜人比较矮胖,没几个姑娘愿意伺候,加上是白嫖,那人便也没有多说什么……乐呵地左拥右抱,实现人生高光。 

 “公子,此大儒在哪?”浮萍姑娘实在找不出,只好求韩子立告知。 

 声音也带着一丝急迫和渴求。 

 “哈哈!” 

 韩子立畅笑一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就是……” 

 “是公子你吗?”浮萍姑娘猛地站立起来,似有两股春风荡起了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