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忍辱负重(第2页)
夫差还是太单纯了。
不懂人心呀。
人心都是复杂的。
如意为夫差感觉可惜。
“勾践在宫中挂起一只苦胆,每天坐卧时都要舔一舔,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国耻和屈辱。同时,他还睡在柴草堆上,用粗布被褥,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他亲自下田耕作,夫人也亲手织布,与百姓同甘共苦。此外,勾践还重用范蠡、文种等贤臣,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如发展农业、整顿军备、招贤纳士等。”
这大概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吧。
如意继续总结经验。
这就是史记里的故事呀。
“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和励精图治,越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大军北上参加黄池之会,企图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的地位。勾践趁机率领越军攻打吴国,一举攻占了吴国的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夫差闻讯后急忙回师救援,但为时已晚,吴军被越军打得大败。”
“此后,越军连续多次攻打吴国,最终于公元前473年彻底灭亡了吴国。夫差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刎。勾践终于实现了复仇雪耻的夙愿,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在遭受国破家亡的打击后,没有选择放弃或逃避,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他最终能够复仇雪耻的关键所在。”
“勾践在求和与复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决策。他懂得在何时屈膝求和、何时发动反击,这种灵活多变的策略使他能够在逆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勾践能够成功复仇雪耻,离不开范蠡、文种等贤臣的辅佐。他们为勾践出谋划策、治理国家,为越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勾践在复国的过程中,始终与百姓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他通过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等措施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为越国的强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战晏臣言罢,众人全都欢呼。
“厉害了,战大少,讲得这么好呢。受教了受教了。看来,我读的书还是太少了。”
秦梦瑶也露出了欢喜之色。
没想到,这战家的大少爷不光有钱,长得帅,还博学多才!
谁要是嫁给他呀,真是捡到宝了。
“晏臣,我明白了,这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吧?我们一定要多读读史记。”
如意一直盯着战晏臣,搞得陆君庭都有点吃醋了。
看来一会儿他得讲得更加精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