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相亲,我闪婚豪门兰林小主
第563章 嫂子太偏心(第2页)
如意点点头。
其他人也认真地听着。
“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期间遭受秦王的侮辱,回国后他决心复仇,寻求击败秦国的良策。太子丹找到了着名的侠士荆轲,希望他能执行刺杀秦王的任务。荆轲起初婉拒,但在太子丹的诚意和礼遇下,最终答应了请求。荆轲提出以献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借口接近秦王。樊於期是秦国叛将,秦王悬赏捉拿他。樊於期得知计划后,为报燕国之恩,自刎献上首级。”
“荆轲得到了一把涂有剧毒的匕首,藏于地图之中,计划在图穷匕见时刺杀秦王。荆轲在出发前,太子丹和宾客们在易水边为他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场面悲壮。”
嗯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上学的时候好像学过。
秦梦瑶记得。
“荆轲到达秦国后,通过贿赂秦王的宠臣蒙嘉,得以觐见秦王。在献地图时,图穷匕见,荆轲猛地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紧握匕首,逼近秦王胸膛。秦王大惊,挣脱衣袖,绕柱逃跑。荆轲紧追不舍,但因秦王的侍卫众多,且按秦国规定没有秦王召令不准上殿,荆轲最终未能刺杀成功。在搏斗中,荆轲被秦王的侍卫所杀。”
唉!
太惨了。太冲动了。
如意听得难受。她见不得壮士死呀。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大怒,命令大将王翦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兵抵抗,但无奈非秦军对手。最终,燕王喜被迫缢死太子丹,向秦国求和,但燕国最终还是被秦国吞并。荆轲刺秦的故事被后世传颂,成为反抗暴政、英勇无畏的象征。荆轲的勇敢与牺牲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战晏臣言罢,如意重重鼓掌。
“晏臣,你这故事讲的太好了,只是荆轲明知刺杀秦王的任务极其危险,他为什么还要仍毅然决然地接受任务呢?”
“因为荆轲的勇敢与牺牲精神呀,他有侠士的担当与气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