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日高处见(第2页)
想到此处,陈其瑜决定日后要与这年轻人多加联系。于是,自那以后,他与张好古之间的书信往来便从未间断,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愈发紧密起来。
潼关守将孙守法虽然没有像陈其瑜那样想得那么多,但他同样从张好古这里获得了诸多益处。尤其是张好古那独特的练兵方法,可谓是别出心裁,然而其效果却令人惊叹不已,非常出色。不仅如此,张好古还慷慨地答应留下两位教官来协助孙守法训练士兵。
此外,两人在装备方面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只要孙守法有需求,张好古都会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他。无论是周口店生产的装备,还是皇家研究院制造的,都能得到满足。而且,第一批棉大衣已经在发货途中了,而盔甲张好古也承诺会尽快发货过来。
至于护国军定制的军刀,张好古更是爽快地答应先送来两千把。孙守法亲自检验过这些军刀的质量,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坚韧程度,都远远超出了潼关现有的军刀。即便是将军手中所谓的宝刀,也无法与护国军的军刀相提并论。
至于护城炮,张好古自然也会陆续将其送达潼关。然而,这些护城炮的价格却着实不菲,火器的价格向来都颇为昂贵,孙守法对此也深感无奈。尽管如此,考虑到潼关的防御需求,他还是咬紧牙关,订购了一部分护城炮。
不仅如此,鲁密铳这种先进的火器也被列入了采购清单之中。毕竟,在战场上,拥有更强大的火力无疑能增加胜算。
正因如此,孙守法对张好古的情感可谓是爱恨交织。他之所以对张好古心生喜爱,是因为张好古这个人确实值得深交,其为人处世令人钦佩。然而,令他感到愤恨的是,张好古所售卖的火器价格实在过高,甚至比以往的火器价格还要高出一成!
张好古对此倒是毫不掩饰,他曾直言不讳地说:“你若将研究院出品的火器与其他地方生产的火器相比较,除了研究院出品的,其余的都不过是些烧火棍罢了。”话虽如此,但谁让人家的火器质量确实卓越呢?所以,孙守法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咬咬牙,心想贵就贵点吧!大不了就少装备一些,等以后有了更多资金,再慢慢添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