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谢小鸾病(第2页)
不多时,只见徐光启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殿内。刚一进门,他二话不说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并恭恭敬敬地将头上的官帽摘下,然后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了身前。
崇祯见状,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前去,欲伸手搀扶起徐光启。怎奈徐光启态度坚决,死活不肯起身。由于徐光启年事已高,崇祯帝也不好过于勉强,生怕一个不小心会伤了老人家的身体。一时间,君臣二人就这样僵持在了原地……
只听得徐光启颤巍巍地开口说道:“微臣参见圣上!陛下啊,老臣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之躯,年岁渐长,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对于这繁杂的政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处理起来愈发感到吃力,难以跟上节奏了。所以呢,微臣斗胆恳请圣上恩准,容我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然而,需知此时此刻的徐光启仍肩负着主持编撰《崇祯历书》的重任,这部历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那两名得意门生此刻竟身陷诏狱之中。在此紧要关头,如果真的应允了徐光启的辞官请求,这天下之人又将会如何评说自己?定然会招来诸多非议与指责吧。不行,绝对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徐光启就此辞官而去,至少绝不能是当下这个时候。否则,这一系列未竟之事该当如何收场?
崇祯帝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拾起那顶属于徐光启的纱翅官帽。他轻轻地弹去上面沾染的灰尘,然后双手郑重地将其重新戴回到徐光启的头上。
";徐师,您快快请起,如今这朝廷可是万万离不开您老人家呀。"; 崇祯帝一脸恳切地说道,眼中满含着对徐光启的敬重与依赖。
崇祯帝深知其中缘由,他不想让徐光启心中的误会愈发深重,于是决定不再隐瞒,直接把话给挑明了:";徐师啊,那张好古虽身在诏狱之中,但那不过是暂时的关押罢了。在狱中,他有美酒佳肴相伴,并未受苦。只要待事情调查清楚之后,朕自会将他安然无恙地释放出来。所以呢,徐师,您还是赶紧起身坐到椅子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