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心如故(双重生)溯溪而上
51. 辞盈
闻笙别开了脸。
她心中的疑惑,隔了一世的尘烟,已经无解了。
她眼前的这个他,和前世的他,能算作是一个人吗?
此时离得近了,闻笙才看出他们之间细微的分别。
这个李辞盈眼中的柔和是真诚的,可以觉察出他的心脏柔软,还在散发暖意。
她的夫君李辞盈,不一样。
他的心是冷的,眼睛永远笑着,可怎么也掩饰不住灵魂里的冰冻和风霜。
闻笙强忍下眼泪,她不敢看他,对着他的脸,她真的说不出拒绝。
“若是楚小姐不愿意,小王愿意勉力一试,让父皇收回成命。”李辞盈的神色有些受伤,但也只落寞了一瞬,就重新对闻笙笑起来。
他犹豫一下,还是没能够按下心中的那点不甘。
“只是,冒昧问一句,楚小姐不愿嫁,是因为有心上人了吗?”
“不曾。”
“那……”
“殿下,闻笙还有事情,不宜与殿下独处过久,恕闻笙失礼,先告退了。”
闻笙垂着眼行礼告退,像逃一般离开了,没有再看李辞盈。
她今日真的是昏了头,答应来跟他见面。
这是御赐的婚姻,皇帝怎么可能收回成命,此时她告诉李辞盈自己不愿意,岂不是给二人的关系徒增阻碍。
这桩婚事拒不掉,她日后如何面对他。
闻笙懊恼极了。
她苦着一张脸,带着扶桑登上马车匆匆回去了。
望江阁说,李辞盈凭栏而望,看着留下的少女气鼓鼓地懊恼离开,难抑唇角的笑意。
“殿下,真的要去求陛下收回赐婚圣旨吗?”逢生看着李辞盈的背影,担忧地上前一步。
“不,父皇不会同意的。”
“那您何必向楚小姐多说一句,给人希望,然后您又做不到,这不是让人徒增烦恼嘛。”逢生和李辞盈说话一向也是口无遮拦,想到便问了。
李辞盈揉揉眉心。
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话不过是废话,父皇早不是从前那个父皇了,如今在他眼里,面子比子女的愿意更重要。
李辞盈早就无力改变。
可是,他也不清楚今日自己是怎么了,非要今日见她一面。
或许,他只不过是想见她一面。
————————
平乐原的草浪在视野中越来越远,一轮红日将满地绿草撒上金光。
马车伴着悠悠的车铃,逐渐驶离了望江楼。
“小姐,您连饭都没吃就出来了,不如意待会进城先去小竹楼用饭吧,孟叔那里出了新菜式,算算日子,松月姐姐也应该要来信了,咱们正好去拿。”
“也好,扶桑,我想歇一会,你替我看着一些……”
她们走的是官道,可不知怎么,路上越走越寂静,闻笙闭目养神中也感到了身旁扶桑的僵硬紧绷。
闻笙睁开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
她抓紧扶桑的手,悄声道:“有人。”
扶桑在武学上天赋不佳,更不善舞刀弄枪,此时难免有些发抖,她稍稍定了定心神,在闻笙手上写问:“多少人?”
“不下二十,并非善类。”
“扶桑,你冷静听我说。丹琼不在,我们寡不敌众,所以,你骑上马,现在就回城内,去小竹楼找救兵。”
闻笙冷笑,她当然知道这群人是哪里来的。
她心中的疑惑,隔了一世的尘烟,已经无解了。
她眼前的这个他,和前世的他,能算作是一个人吗?
此时离得近了,闻笙才看出他们之间细微的分别。
这个李辞盈眼中的柔和是真诚的,可以觉察出他的心脏柔软,还在散发暖意。
她的夫君李辞盈,不一样。
他的心是冷的,眼睛永远笑着,可怎么也掩饰不住灵魂里的冰冻和风霜。
闻笙强忍下眼泪,她不敢看他,对着他的脸,她真的说不出拒绝。
“若是楚小姐不愿意,小王愿意勉力一试,让父皇收回成命。”李辞盈的神色有些受伤,但也只落寞了一瞬,就重新对闻笙笑起来。
他犹豫一下,还是没能够按下心中的那点不甘。
“只是,冒昧问一句,楚小姐不愿嫁,是因为有心上人了吗?”
“不曾。”
“那……”
“殿下,闻笙还有事情,不宜与殿下独处过久,恕闻笙失礼,先告退了。”
闻笙垂着眼行礼告退,像逃一般离开了,没有再看李辞盈。
她今日真的是昏了头,答应来跟他见面。
这是御赐的婚姻,皇帝怎么可能收回成命,此时她告诉李辞盈自己不愿意,岂不是给二人的关系徒增阻碍。
这桩婚事拒不掉,她日后如何面对他。
闻笙懊恼极了。
她苦着一张脸,带着扶桑登上马车匆匆回去了。
望江阁说,李辞盈凭栏而望,看着留下的少女气鼓鼓地懊恼离开,难抑唇角的笑意。
“殿下,真的要去求陛下收回赐婚圣旨吗?”逢生看着李辞盈的背影,担忧地上前一步。
“不,父皇不会同意的。”
“那您何必向楚小姐多说一句,给人希望,然后您又做不到,这不是让人徒增烦恼嘛。”逢生和李辞盈说话一向也是口无遮拦,想到便问了。
李辞盈揉揉眉心。
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话不过是废话,父皇早不是从前那个父皇了,如今在他眼里,面子比子女的愿意更重要。
李辞盈早就无力改变。
可是,他也不清楚今日自己是怎么了,非要今日见她一面。
或许,他只不过是想见她一面。
————————
平乐原的草浪在视野中越来越远,一轮红日将满地绿草撒上金光。
马车伴着悠悠的车铃,逐渐驶离了望江楼。
“小姐,您连饭都没吃就出来了,不如意待会进城先去小竹楼用饭吧,孟叔那里出了新菜式,算算日子,松月姐姐也应该要来信了,咱们正好去拿。”
“也好,扶桑,我想歇一会,你替我看着一些……”
她们走的是官道,可不知怎么,路上越走越寂静,闻笙闭目养神中也感到了身旁扶桑的僵硬紧绷。
闻笙睁开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
她抓紧扶桑的手,悄声道:“有人。”
扶桑在武学上天赋不佳,更不善舞刀弄枪,此时难免有些发抖,她稍稍定了定心神,在闻笙手上写问:“多少人?”
“不下二十,并非善类。”
“扶桑,你冷静听我说。丹琼不在,我们寡不敌众,所以,你骑上马,现在就回城内,去小竹楼找救兵。”
闻笙冷笑,她当然知道这群人是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