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傻王骑牛出函关

第38章 逃脱一个生死大劫

 第二日。 

 大唐国使团离开庆州府出发,庆州府刺史带了庆州府官员来相送,得知秦王殿下服了张神医的药后,痊愈了,秦王殿下重谢了张神医。 

 庆州府刺史亲送大唐国使团出了庆州府城,并派了庆州府军护卫。 

 大唐国秦王殿下在庆州府水土不服,闹肚子一事传开,大楚国人虽是欢喜,巴不得这个憨傻王爷一病不起,但是沿途各州府还是不得不接送大唐国使团,又都不愿大唐国使团在自己管辖之地出什么事。 

 一路之上,大楚国人虽是对大唐国使团不满,再没有出现在庆州府遇上的,被围观群众不敬而吆喝的事。 

 这是秦王李杰需要的结果,不然,使团被不友好对待,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事,保护自己的安全是第一的。 

 不日即将达到大楚国京城鄢都。 

 讨账者上门来,终归是让人心烦的事。 

 芈怀的心情糟糕透了,食不甘味,对二皇子不满至极。 

 虽是斩立决了两个“陷害”文王的使团大臣,但朝堂上,大臣们还是为文王在大唐国打赌一事争论不休。 

 毕竟,要把万州府交还给大唐国,不是小事。 

 而且,还是很没有面子输出去的。 

 过去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文王芈宸华,现在是灰头土脸,心里悔恨交加,不杀大唐国那个憨傻秦王,不足以解恨。 

 可恶,可恨至极。 

 还有那个公主妹妹,居然给他雪上加霜。 

 好在父皇因为万州府一事,还顾不上追问公主下落,否则,他这个文王就要被父皇抛弃。 

 被弃皇子的下场在大楚国是极其悲催的,虎穴狼窝一般的大楚国皇家,丝毫不会怜悯失势落魄的皇子。 

 对失势落魄者的一丝怜悯,就是对自己万分的残忍。 

 前车之鉴,大楚国皇家人刻骨铭心。 

 芈宸华现在已经感觉到,自己已经被一群饥饿的虎狼盯上了,随时都会被撕咬得粉身碎骨,可能连一点残渣都不剩。 

 大唐国不仅派出了讨账的使团,而且大唐国最精锐的“黑甲军”出动了两支缨军,其中白缨军驻扎在朗州府。 

 对万州府,大唐国是势在必得的。 

 大唐国出动兵马,这要在以往,大楚国势必也会出动大军,虽不开战,也是警示。 

 如今,大楚国要针锋相对也出动兵马,确实犹豫不决。 

 大楚国的窘迫之势,完全是拜大楚国文王所赐。 

 大楚国的朝堂热闹了。 

 虽然不承认文王殿下和大唐国的赌约,不能把万州府交给大唐国,以及也针锋相对出兵万州府的大臣,占据朝廷绝对的优势,但,还是不少大臣表示愿赌服输,也不能出动兵马,以免引起两国的战事。 

 呵呵! 

 问题的关键是。 

 不承认赌约,不交万州府给大唐国,以及针锋相对出兵的绝大多数大臣中,各有目的。 

 一种是要维护文王殿下的,文王殿下是被陷害的,一种是要借题发挥,这事是文王殿下造成的,文王殿下应该要有所交代,或者借此彻底消灭文王殿下的势力。 

 而认为愿赌服输,不宜针锋相对出兵的少数大臣中。 

 一种是要置文王殿下于死地,文王殿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国事儿戏,丧权辱国。 

 一种就是委曲求全,暂时把万州府交还给大唐国,以求得和大唐国关系的稳定,集中精力和大周国一战后,再以胜者的威望,大军压境,迫使大唐国再交出万州府。 

 大臣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楚国二皇子文王芈宸华已经是被架在炭火上炙烤。 

 芈宸华此次能不能逃脱升天,大难不死,只有自求多福。 

 当然,芈宸华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有自己的智囊团队,为他出谋划策。 

 现在,不要急于辩解,因为辩解得越多,会让人更多误解是在给自己开脱。 

 芈宸华也只能如此。 

 大楚国朝堂上的热闹,让芈怀有了杀人之心,心烦一个杀一个,直到杀得解气为止。 

 这仅是芈怀心烦而已。 

 大殿上,始终一言不发的丞相黄文斐见皇上的眼光如狼似虎地看着他,背脊上即刻冷汗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