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鸾记萤实

第四十八章(第3页)

 王爷的手头宽松了,底下的兵士们也可以跟着改善一下。兵士们得了好处,干得更起劲儿了。渐渐地,就有那活不下去的闻名而至。王爷设了接待处,逃荒过来的都有一碗饭吃,有个遮身的屋子,只要肯干不难顾住肚子。渐渐地,放州竟是有了繁荣的景象。 

 灰场烧出了青灰,信王命人试验出最佳比例,做出了许多青灰砖块,垒砌成窑洞样式的房子,长长的屋子,都是大地炕,火口都在房后、统一卖饭的食堂,还有干净的开水,一文钱三根筹子,一根筹子一大瓢开水,足够泡茶了。 

 租房子的人多是白天做工去,晚上回来,即便是一个女人,一个月赚的钱也有剩头儿。这些人平常穿得干干净净,脸捂得白,穿工作服,胳膊是胳膊腿是腿,外面不穿裙子,跟做惯了庄稼活的农人一看就不一样。 

 兵士们纷纷设法把家里孩子老婆接出来,老城里盛不下,新城擀面饼一样,迅速地铺开,很快就比老城更大更便利。信王站在高处看着脚下欣欣向荣的城市,心中百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