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把苦难嚼成人间烟火(第2页)
“知道豫州为什么汤食很多吗?因为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饥荒,食物严重缺乏,但是能兑水一起煮,可以增加人们的饱腹感,让人不至于饿死,那是被战火逼出来的美食菜谱,用树皮磨出来的美味密码。”
“知道羊肉烩面吗?那东西是1942年是灾民用树皮发明的,王守义带着全家逃荒,那时候麦田已经被战火摧毁,他只能用榆树皮磨成粉,混合观音土搓成面条,当年那一锅浑浊的树皮汤,就是豫州烩面的初级版本。”
“而且当年在面条里的配菜,可不是现在的香菜葱花,而是苦菜根碎,那东西既能调味,又能防病防瘟疫。”
“现在烩面里加的枸杞,葱花,木耳这些东西,都是在替先辈们补营养。”
“知道煎饼卷大葱么?我在外面的街道上,看到有人卖煎饼卷大葱的。”
侯勇忽然问了一句,李先生后面的那个跟班,鬼使神差地接了一句,“我吃过,好辣,但是好劲。”
说完,被李先生回头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跟班顿时不敢说话了。
“在当年的齐鲁中南山区,那些侵略者搞三光政策,烧了十多个村子的粮仓,沂蒙大嫂李玉香,为了让村子里的人能活着,把花生壳以及地瓜藤晒干磨成粉,这才发明了能卷大葱的救命纸。”
“现在你们吃的薄如蝉翼的煎饼,当年要小口小口地吃,不然的话很容易划破喉咙,知道为什么煎饼要卷大葱么?因为那年头光靠着吃煎饼可吃不饱,人们还会吃观音土,配大葱吃,能缓解因为吃观音土引起的便秘。”
“李先生,我不知道你这操蛋的名字是谁给你取的,但是我想告诉你,你一直都在秀你那脑残的优越感,标榜你们港城的美食有很多,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个地方美食越多,就代表这个地方曾经遭受到的苦难就越多,每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的发明,都代表着古人坚强不息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智慧。”
侯勇淡淡地扫视了一圈餐厅里鸦雀无声的人们,朗声道:“这些食谱,是一代代国人用生命测出来的生存智慧,是国人精神的传承,把当年最深刻的苦难,一口一口咀嚼成最香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