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师承茅山(第2页)

 所以收留抚养,提供保护还传道授业之恩,在其出师下山之后,也是必须得反哺山门。

 当然茅山门规当中自然不会有这么一条规则,但别说他们道士了,就算是个正常人,也得讲究个‘有恩必还’啊!

 所以已经出师得弟子们,会把挣来的钱财反哺送回山门一部分的情况,几乎已经成了整个茅山的潜在规则,而所有茅山弟子也都默默遵守着这条潜规则,当然败类哪里都会存在,茅山门中自然也不例外。

 但这类的弟子,却是极少数的…

 其实,努力挣钱,尽快建造属于自己道场的四目,在众多同门当中,也并不算是多么奇怪的想法行为。

 因为既然已经出师下山,虽然还属于茅山弟子,但却可以开山收徒,传承自己这单独一脉的道术法术。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了,都是茅山弟子,所学所传承得难道不都是一样的吗?

 其实不然,茅山弟子们的确都是拜得同样的祖师,也就是三茅真君,甚至传承的根本道法也都一样,都为为上清大洞真经。

 所有茅山弟子们修炼的根本道术,都是上清大洞真经,但学习修炼的法术却并不完全相同。

 当然这也是因为茅山传承得特殊性以及每个茅山弟子擅长侧重方向,也都各不相同导致的问题。

 为何会说茅山的传承很是特殊呢?

 这就要从茅山术的源头开始说起,茅山术起源来自三茅真君这一点不用多说,但在三茅真君之后的茅山弟子们,也不断吸收容纳别教道意。

 甚至在某一时代的茅山,还吸纳了不少歪门邪道的术法,当然吸纳归吸纳,却不代表着茅山弟子们就可以修炼这些歪门邪道之法。

 就是讲究一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可以不学,但我不能不知道应对之法。

 这种说法倒也得到了不少门人弟子们的支持。

 自那之后,茅山得传承就开始走向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路子。

 不论正邪,只要能够得到都会送回山门总坛进行收录,到时自会有长老们对其进行研究,不光要研究出来应对之法,甚至还会整理归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进茅山传承当中。

 到这一步,茅山传承不敢说已经面目全非,但也早已不是最初传承下来的那些。

 所以也就对茅山传承之术有了另外的称呼,起名为玉女喜神术。

 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东西,甚至还会往那种专门残害女性的邪术方面想去联想。

 其实不然,玉女喜神术,最初的意思是指连玉女都喜欢的神术。

 而这个玉女,也不是说得什么不正经的女人,反倒是一尊来头极大的神只。

 那么就先来说说这位‘玉女’的背景来历吧。

 都知道太上老君,就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是《道德经》的作者。

 他是道教的始祖,那么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吗?

 没错,就是太元玉女,《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资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

 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