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千秋有灵气

第182章 秦岭(第2页)

 这八个人,从上车起,心思就全缠在封于修他们身上。 

 在北方干抢劫这营生,他们已经好几个月颗粒无收了。 

 今年过年运气背到家,连着干了好几票,全碰上穷得叮当响的,连根毛都没捞着。 

 眼下好不容易逮着个看着阔绰的,说啥也得把这机会攥紧了。 

 —— 

 “许三多,盖好。”王建国猛地抬头,发现装骨灰的盒子上,红布不知啥时候被撕开半段,像一道刺眼的伤口。 

 封于修目光往远处轻飘飘一扫,而后不紧不慢,双手稳稳把盒子盖好,重新抱在怀里。 

 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情绪,快得像流星划过夜空,嘴里喃喃:“薛林啊薛林,别怪我拿你当‘诱饵’了。” 

 列车哐当哐当地沿着铁轨前行,时间像是被拉长了无数倍,变得浓稠而沉闷。 

 这硬卧车厢里,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简直是场噩梦。呕吐物的酸臭味,混合着令人作呕的脚臭味,在车厢里肆意弥漫,钻进每一个角落,让人胃里翻江。 

 乘客们坐在座位上,感觉屁股下像长满尖刺,每一次挪动,都牵扯着浑身酸痛,坐立难安,只能时不时变换姿势,试图缓解这无尽的折磨。 

 “甘肃的下车,有甘肃的吗?”列车员扯着嗓子,在车厢交接处大声呼喊,声音里透着疲惫与急切。 

 封于修缓缓睁开眼,原本满是倦意的双眸,瞬间闪过一丝光亮,像黑暗里突然燃起的火苗。 

 “到了到了。”王建国和王龙一边用力伸展着久坐后僵硬如木板的身体,一边站起身,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欣喜。可目光一落到封于修怀中的盒子,两人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肃穆,像被一层寒霜笼罩。 

 “走吧,下车。接下来还得坐俩小时大巴,到山脚就得徒步了。”王建国开口,声音低沉却沉稳,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当地武装部的人在县城等着咱们呢。”王龙补充道。 

 三人下了车,车外清新空气猛地灌进鼻腔,像一股清泉,瞬间冲走了车厢里的污浊,原本麻木的嗅觉好似重获新生。 

 “去县城换衣服吧。”王建国出了车站,望着眼前尘土飞扬的土路,以及略显破败荒凉的郊区,提议道。 

 王龙皱了皱眉,说:“按规矩,咱们现在就该换上常服,一路上也得有武装部的人护送。不过这是小地方,讲究没那么多。但咱们的战士,不能悄无声息地走,更不能悄无声息地回家!” 

 王建国接着问:“当地部门通知薛林同志的家人了吧?” 

 王龙点点头:“都通知了。” 

 两人随即陷入沉默,他们心里清楚,马上要面对薛林的两位老人,那场面该有多揪心,光是想想,都觉得心头像压了块巨石,沉甸甸的。 

 “许三多,你干啥呢?”两人一回头,惊异地发现封于修已经利落地换好了衣服。 

 封于修神色冷峻,语气坚定:“我的战友回家,必须风风光光的。我们是军人,就得用军人的仪式送他回去。” 

 他眼神里涌起一股悲哀,像深不见底的湖水,继续说:“这是对战友的敬重,也是我们该尽的责任。” 

 “是我想得太保守了,许三多说得对。”王建国神色凝重,用力点了点头。 

 “不能让咱们的战士寒着心回去。”王龙深吸一口气,把背囊放在地上,也开始换衣服。 

 王建国跟着动手。 

 封于修站得笔直,像一棵深深扎根在大地的青松,双手稳稳抱着盒子。他目光缓缓扫过远处人群,眼神锐利得像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人群旁公共厕所的拐角处,那八个在火车上就盯上他们的家伙,正鬼鬼祟祟地朝这边张望。 

 封于修对这种小偷小摸、心怀不轨的眼神再熟悉不过了,从火车上起,他就察觉到这八个人像阴魂不散的苍蝇,一直在打他们的主意。 

 不过此刻,他满心想着送薛林回家,决定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他知道,薛林是个实诚孩子,肯定也不愿看到血腥场面。 

 三人换好衣服,就那样笔挺地站在路边,静静等着去往县城的大巴车。 

 他们身姿挺拔,仿若三座巍峨山峰,在这略显杂乱的环境里,格外显眼,透着一股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 

 “大哥,坏了,那仨是当兵的!”一个小弟无意间瞥见换好衣服的封于修三人,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像见了鬼似的,猛地擤了擤鼻子,手腕上夸张的纹身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