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公开考核(第2页)

 严氏挤到前排,一身华贵衣裳在朴素的村民中显得格外扎眼。她冷笑一声,声音尖利如同冬日的冰棱:一个乡野村妇,能识得几味草药?不过是勾引男人的狐媚子!她的嘴角挂着讥讽的笑,眼中充满恶意。 

 堂内的蜡烛被门外的风吹得摇曳不定,影子在墙上跳跃,如同无数只鬼手。 

 沈清清置若罔闻,双眼只盯着沈老摆在桌上的药材。她的心如同一潭死水,外界的风浪再大,也无法撼动分毫。她知道,今日这一关,不仅关乎她的名声,更关乎她和孩子们的未来。 

 第一题,辨识药材。沈老手指轻点桌面,指向一排摆放整齐的草药,姑娘且说说,这十味药材各是何物,性寒性热,有何功效? 

 沈清清走近桌前,素手拈起第一味药材,细细查看。那是一块灰褐色的根茎,表面粗糙,散发着淡淡的苦味。她的指尖轻轻摩挲,感受着药材的纹理。 

 此乃黄连,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泻痢,目赤,耳聋,高热神昏。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山间的清泉,清澈见底。 

 沈老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下一味? 

 沈清清拿起第二味药材,那是一块褐红色的树皮,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她微微闭眼,嗅了嗅,然后睁开眼,目光如电:肉桂,性热,味辛甘。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引火归元。主治脾胃寒证,肾阳不足,寒湿痹痛,月经不调。 

 如此这般,一味接一味,沈清清如数家珍,对答如流。她的回答精准如同离弦之箭,每一句话都直中靶心。在场众人渐渐安静下来,连那些带着敌意而来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女子的药理知识确实扎实。 

 门外,一片树叶随风飘落,打着旋儿落在地上,如同一位疲惫的舞者终于停下了舞步。 

 第二题,诊断施治。沈老微微一笑,手指向坐在角落的一位老妇人,这位王婆婆,近日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姑娘看看,是何症状,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