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坑道战(第2页)

 三月中旬,金翎等飞行学员已在基地训练了一个月,如果按照模拟飞行时长,他们已经远超尤立克驾驶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员。

 有四十人即将离开基地,去进行实际飞行训练,然后,投入战场,另外十人,则在这里继续进行夜间作战训练,以待日后对敌机的夜间袭击进行拦截。

 模拟飞行基地,也即将,迎来一批新的学员。

 半岛上空,尤立克的绞杀战早已开始,每日一百余架战机目标明确,对准志愿军的阵地以及后方重要的运输路线进行狂轰滥炸。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提军用物资能不能顺利运送到战场了,就连战士们的性命都饱受威胁。

 但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地面上已经不适合活动,那就改为地下,陆青云决定——

 挖坑道。

 地道战熟不熟悉?

 打小鬼子时期,同志们就是通过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才能在平原地区打游击。

 经过不断的优化、改进,地道越来越深,越来越隐蔽,最终还形成了底下堡垒,拥有防火、防水、防毒气的功能,甚至还有交通线路、粮仓、医院、弹药库等。

 反正这场仗短不了,不如在这边,再建出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坑道!

 但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是经过了无数年,才最终形成那样功能俱全的地道,如今想要速成,那就得感谢简华远同志的深思熟虑了。

 他竟然超额完成任务,除了准备修建机场所需的工程车,他还准备了一台直径为3.5米的小型盾构机。

 简沐涵小时候曾经好奇过,偌大的地铁站以及数千米的地下轨道是如何建成的,这得是多大的工程量?

 这个问题,在见到盾构机后得到了答案。

 姜还是老的辣,在简沐涵还只能看到眼前问题时,老简同志就已经考虑到了以后。

 直径3.5米的盾构机不过是现代用于地下管道建设的小型机器,若是要建造地铁站,那得用直径十几米的大盾构机,但这种小型机器,已经足够在北棒战场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