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献俘仪式(第3页)

 后来在黑峰凹找着的尸体大多缺胳膊少腿,脑袋也烂得不成样。

 再加上军中的盐和石灰快用完了,永安侯就拍板:除了几十个妖蛮子将军的脑袋留着,

 其他士兵的腰牌摘下来当军功凭证就行。

 还有人出主意,说把带不走的脑袋在赤水河北岸堆成‘人头塔’,吓唬北境妖蛮。

 可女侯爷没答应。

 因为赤水河不仅仅是大晋地盘,还是重要商道。

 万一尸体处理不好,在北川道闹起瘟疫来,那可就麻烦了。

 老百姓盯着祭台上那些妖蛮子将军的脑袋。

 纷纷感叹:以前光是听见‘妖蛮’两个字,都能把小孩吓哭。

 现在可好,这帮凶神恶煞的脑袋都摆出来让人随便看。

 京城百姓个个夸黑曜军真厉害。

 这时候奏乐突然变了调,曲子听着特别凄凉。

 这是大晋军里传了百年的《祭英灵》。

 跟着这悲凉的调子,百来个龙骧亲卫抬着木箱上台,掏出上千块裹着白布条的军牌。

 仔细看,好多军牌上留着刀劈斧砍的痕迹,还有洗不掉的血渍。

 赤水河这场仗,黑曜军折了895人,普通大晋兵户死了大几千。

 现在这四千块军牌密密麻麻铺在祭台前,每块牌子都代表一个再也回不了家的大晋兵。

 这场面太揪心了,底下几万老百姓都红了眼眶。

 黑曜军砍了两万七千个脑袋的背后,是咱们自己人流的血啊。

 这会儿永安侯和将军们早摘了红绸子,全系上了白布条。

 女侯爷点上香,一根根插进香炉里。

 教坊司的乐师们跟着唱起悲怆的《祭英魂》:

 “抬头看苍天,戍边守国关,拜别老父母,扛枪保家园,杀敌护山河,男儿当争先,但求天下平,此生无遗憾。”

 “回乡无我名,莫要心哀怨,男儿埋骨处,青山作坟前,孩儿别哭喊,妻子莫愁颜,家国需栋梁,此身已奉献。”

 这歌在边关传了百来年。

 听过这调子的,都想起那些再也见不着的战友。

 永安侯眼泪直打转,虞书欣低头抹眼睛,连许平安都眼眶发红。

 悲凉的曲子听得人心口发紧。

 那些保家卫国的汉子,好像就在眼前晃悠——

 也许是隔壁憨笑着帮你修院墙的王大哥,

 也许是村头张寡妇最疼的小儿子,

 也许是刚娶媳妇不会说情话的新郎官。

 他们踏上保家卫国的路,却再也没能回来。

 只剩爹娘妻儿天天在村口张望,再也等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好多老百姓听着歌词,眼泪止不住地掉落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