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丑牛神符(第3页)
那些看似厉害的“小鬼”,在圣人的智慧面前,它们的“神力”,也就只能当当摆设,吓唬吓唬外行人罢了。
顶级的厨师们,做菜从不靠猛火急炒,而是用恰到好处的火候,慢慢炖煮,让食材本身的鲜美,自然流露。
圣人治理国家,也是如此,不靠强硬手段,而是用仁爱和智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尊重,大家自然和谐共处。
当那些“鬼”和“神”都不再捣乱,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有伤害,那美好的品德,就像美味的汤汁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每个人心间,彼此交融。
就像一顿完美的宴席,每个人吃得开心,聊得愉快,最后还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治理国家,原来也可以这么温馨又有趣!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当李奕将【道德经】全文都领悟之后,那些飘浮在半空中的文字,突然汇聚成一道璀璨的流光,融入他的体内。
丑牛神符到手,体内的足阙阴肝经立即打通。
朦朦胧胧中,李奕仿佛看见那个伟大的身影,正穿越时空而来……
在那古老得连蚊子都打着哈欠的历史年代,那位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可不是一般的牛人。
人家不仅思想深邃得能装下整个宇宙,就连出行方式,都自带一股仙气儿。
他老人家选择骑着一头,慢悠悠的仿佛时间都在它背上打盹的青牛,悠悠然地准备出关去。
这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老子先生坐在青牛背上,手里把玩着不知从哪儿顺来的一根枯枝,眼神里闪烁着能照亮人类智慧之路的光芒。
青牛呢,似乎也被这份超凡脱俗的气质感染,步伐更加悠闲,偶尔还低头啃两口路边的野草:“哎,跟着这位大佬混,连吃草都能吃出禅意来。”
路过村口,一群小孩正围在一起玩泥巴,见到这奇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其中一个胆大包天的小家伙,还忍不住喊道:“老爷爷,您骑的这牛,是不是也会背诗啊?”
老子先生一听,哈哈大笑,清脆响亮,把树上的鸟都惊得飞了好几米远。
他慢悠悠地道:“小家伙,这牛不仅不会背诗,还嫌诗太文艺,影响它嚼草的心情呢!”
继续前行,路上遇到了几位满脸疑惑的书生,正嘀咕着:“这位老者,骑青牛出关,莫非是仙人下凡?”
老子先生一听,心中暗笑:“仙人?我倒是想呢,可惜仙界房价太高,我这点稿费,根本买不起仙界的学区房。”
但他表面上只是微微一笑,留下一句:“世间万物皆学问,不必寻仙访道,心中有道,处处皆是仙境。”
青牛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豁达,尾巴轻轻一摇:“瞧,这境界,凡人不懂!”
就这样,老子先生和青牛作伴,一路悠哉游哉,不时引来路人的侧目和议论。
有人赞叹其超凡脱俗,有人疑惑其行踪不定。
但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老子先生始终保持着淡然与智慧,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只留下那骑青牛出关的传奇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时不时还能逗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