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忠孝仁义(第3页)




    “刘县尉真要告假回乡?”



    走出城外,张郃在身后问着。



    “是啊,这儿又不是什么好地方……这文书回执已经盖了印,你赶紧把家里人迁回河间去吧。”



    刘备把盖了督邮印鉴的入库文牍递给张郃:“放心,此事关系到督邮的孝道,我当众打了那厮,他只会寻我麻烦,不会再来找你了。”



    那肯定,今天过后,估计所有人都会认为张郃是刘玄德的人……



    “张某拜谢刘县尉……可刘县尉打了督邮,这官?”



    张郃心里的气出了,现在是真心实意的在感谢刘备,这孩子现在确实江湖经验浅,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打上了玄德牌商标。



    “这官我已经辞了啊……备怎能与那等不仁不孝的贼吏同廨为官?备可做不出害民之事,索性回乡经商去。”



    刘备摆了摆手,带着张飞关羽转身走了。



    张郃在身后恭敬的行了个礼,目视刘备走远。



    ……



    “大兄真是那督邮的长辈吗?”



    路上,张飞问道。



    “不知道,我根本就不认识那督邮……但别管是不是,反正事涉孝道,行祖宗家法,谁都不会来问。”



    刘备摇头笑了笑:“不过,真要论起来,我多半也确实是他长辈。”



    每个宗族分支的族人,通常都比主脉的同龄人高个一两辈,毕竟大多都是幼子出外开枝散叶。而刘备家里属于分支的分支,恐怕还不止比那督邮高一辈。



    上任安熹尉的第一天,刘备就当众辞官了。



    这官算是当过了,但又没当。



    刘备本就不想做这安熹尉,即便没有张郃的事儿,刘备也会寻机辞官的。



    但有了这督邮,至少走得放心多了——刘备是当众以大义辞官,用孝道家法打人,这事没人能管,连朝廷都管不了。



    而且刘备‘被不孝晚辈气病’而辞官,朝廷还能腾出官位另卖他人……



    为了避免落个报复长辈之类的大恶名影响后代,那督邮其实也不好找刘备的麻烦,连告状都没法告。



    现在张纯和王门那边肯定也能放心了。



    而刘备因‘忠孝仁义’辞官之事,也随着张郃迁居回鄚县而传入了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