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闪亮登场(第3页)

 实在是高!

 第一届恢复高考,很多考上大学的都是有工作的。

 原则规定,有工作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实际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适当放宽了限制。

 有些大学生,不但结了婚,有了孩子,年纪都快40了你敢信!

 可是,人家有工作的都是年纪大,李卫民看起来却那么年轻,今年有二十吗?

 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公安队长,还能考上大学,这种人简直牛逼大发了有没有!

 为了减少麻烦,省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李卫民强烈要求,自己不正面出镜。

 哪怕在场有人看过他的相关报道,也不会把李卫民认出来。

 注意,李卫民是害怕麻烦,不是想要低调。

 低调尽管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却符合李卫民的计划。

 李卫民之所以上大学,并不是就真想学多少知识,说句不好听的,镀金和扩展人脉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如果一味低调,在学校几年跟个小透明似的,还扩展个毛的人脉!

 低调和苟,完全是两种概念。

 高调和狂妄,也不能混为一谈。

 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最缺的就是人才。

 李卫民除了想交好将来的一些政商牛人之外,主要是想网罗人才。

 当年有个姓俞的,创业的时候,跟他干的就是一帮同学。

 既然人家能干,李卫民为什么就不能学着干?

 因此,李卫民才会开着边三轮,在学校门口高调亮相,并不是为了装逼。

 活了两辈子,李卫民又不是愣头青,根本就用不着用装逼的方式来炫耀自己。

 闪亮登场,是要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做铺垫!

 ……

 这段时间,常校长一直都在患得患失。

 尤其是听说北大发了提档函之后,一直都在担心李卫民会舍新原大学而去。

 开玩笑,那可是首都大学,多少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别说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就是自己,如果有去北大深造的机会,估计也是比谁跑得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