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武器试验(第2页)

电磁干扰盾的试验选定在一座精心建造的模拟城市中进行。这座模拟城市具备各种建筑、街道和设施,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城市环境。试验中,一名操控水流异能的异能者站在模拟城市的街道上发动攻击。刹那间,巨大的水浪如排山倒海般从街道排水口汹涌涌出,向着周围的建筑和人群奔腾而去。与此同时,试验人员迅速启动电磁干扰盾,只见一道闪烁着蓝色光芒的电磁护盾瞬间展开。水浪在接触到电磁干扰盾的瞬间,水分子的运动受到强烈干扰,前进势头被迅速遏制,在护盾前形成一个巨大的水花。监测数据表明,电磁干扰盾成功将水元素异能的攻击削弱了80%以上,有效地保护了模拟城市中的建筑和设施。然而,试验也暴露出一些潜在问题。在城市环境中,电磁干扰盾受到周围复杂电磁信号的干扰,导致其电磁发生器的工作稳定性受到影响。此外,长时间开启电磁干扰盾后,能源消耗过快,需要频繁更换或充电。

为进一步测试电磁干扰盾在面对更强大、复杂异能时的性能,团队将试验场地转移至特殊异能试验基地。在此,一名拥有强大金属操控异能的异能者成为试验对象。异能者发动异能,周围的金属物体瞬间变形,化作各种尖锐的武器,如雨点般向着试验人员和电磁干扰盾呼啸袭来。试验人员立即启动电磁干扰盾,强大的交变磁场和电场迅速展开。金属武器在接近电磁干扰盾时,受到磁场的强烈作用,运动轨迹发生改变,部分金属甚至直接被吸附在护盾上。尽管电磁干扰盾成功抵御了金属操控异能的攻击,但试验过程中发现,其能量消耗速度更快,且对于一些经过特殊异能强化的金属,干扰效果有所减弱。

针对模拟城市和特殊异能试验基地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研发团队迅速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为减少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他们为电磁干扰盾增添了一套电磁屏蔽装置,如同为其穿上一层防护衣,能够有效过滤周围环境中的杂散电磁信号,确保电磁发生器稳定工作。在能源问题上,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量存储系统,融合最新的电池技术和能量回收机制,大幅提高了电磁干扰盾的能源利用效率,延长了续航时间。同时,对电磁干扰盾的磁场和电场参数进行优化,增强对特殊异能强化金属的干扰效果。

脑电波抑制头盔的试验率先在专门的精神控制模拟实验室展开。试验通过模拟精神控制异能者对被控制者的攻击场景,检验头盔的防护效果。试验人员邀请一名具有精神控制异能的异能者和一名志愿者参与。志愿者佩戴好脑电波抑制头盔后,异能者开始施展精神控制异能。在头盔未启动时,志愿者很快眼神呆滞、行动不受控制。当试验人员启动头盔后,其内置的脑电波监测系统迅速捕捉到异常脑电波信号,并立即发射出与之相反的干扰信号。几乎瞬间,志愿者意识恢复清醒,摆脱了精神控制。监测数据显示,脑电波抑制头盔能在极短时间内准确识别并干扰精神控制异能者发出的脑电波信号,成功率达95%以上。然而,试验团队并未满足于此。他们深知,实际情况远比模拟试验复杂,在真实场景下,精神控制异能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为更全面测试脑电波抑制头盔在复杂情况下的性能,试验团队精心搭建了一个模拟繁华城市街道的复杂场景,其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等因素,都可能对精神控制异能和头盔性能产生影响。同样邀请具有精神控制异能的异能者和志愿者参与试验。志愿者混入人群,模拟日常环境下遭遇精神控制的场景。异能者在隐蔽位置发动精神控制异能,试图控制志愿者。此时,周围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信号不断干扰头盔的脑电波监测系统,增加了识别异常脑电波信号的难度。脑电波抑制头盔启动后,起初受电磁干扰影响,监测系统出现短暂波动。但很快,内置的智能算法发挥作用,自动过滤部分干扰信号,准确捕捉到精神控制异能者发出的异常脑电波信号,并顺利发射干扰信号,使志愿者再次摆脱精神控制。不过,此次试验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头盔反应速度略有下降,从检测到信号到发射干扰信号的时间比单纯模拟环境延长约0.5秒,且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中,头盔能量消耗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