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八五解剖老师

第六三章 会计刘芳(第2页)

 这个时代,技校毕业生都直接到工厂上班,中专毕业生统招统分,堂堂的国家干部!没有人愿意放弃国家分配当个体户的,更不容说帮个体户打工了。

 江城这时期还没有建立人才市场,更没有听说人才招聘会!

 电脑还是三万多元的贵重物品,一般人家都没有电话,找一个人要上门去找,连万元户孙健因为要开店,避免装机费白白的损失,找郭春华过户了二部座机,还不知道同谁通话?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大范围下岗,也没出现打工潮,只有临近郊县的农民三三二二出现在江正街或江扬街市场上,帮人挑货,江城人称为扁担!山城人称为棒棒!

 有文化又有社会经验的就是返城的知青,工作没有着落,或者不满意,再就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初中生或落榜的高中生。

 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文化的就是郭春华所说的从单位退休的会计或者管理者,这些人稳重,但缺乏开拓精神,淘宝电器店将来还要在江阳、江昌和钢城各开一家分店,在江城三镇占领一席之地,需要有人去开拓,独当一面。

 在市场上打拼活下来,还活得好的才是商业人才,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相信年轻孙健的远景规划,不会为他的理想服务。

 孙健想赚钱很简单,买买买,但带过来的五万美元总会花完的,想创业就需要动脑筋,想问题,掌握大方向,出现问题不可怕,在经营中解决问题。

 郭春华是从八一年开始干这行的,虽然同行是竞争对手,但同行也是资源,大家约到一起与厂家谈判,尽量以最低的优惠价格拿到货,维持价格同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政府部门便于管理和指导私营企业业主,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应运而生。

 孙健想在这个行业中继续干下去的,就必须申请加入到这个协会中去,不然就会被群体排斥。

 孙健在电器销售方面还是个门外汉,不是有钱立马就能解决的,需要人脉和资源,他帮助郭春华和李松波解决了房屋出售和美元兑换二大难题,出于感谢或者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他俩如今也没有什么事情,晚上孙健还要请他们一家吃饭,出门转一圈,帮以前的姊妹、邻居或员工找一个立身处世的地方,别人过得好会感激他俩一辈子,做善事积善缘造福子孙后代,他俩也觉得孙健是个人才,不会害了以前的姊妹、邻居和员工,才乐意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