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托付未来之人
岩崎宽弥听着藤井凉介描绘的蓝图,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计划经济?
这四个字在日本,尤其是在他们这些依靠自由市场规则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的财阀耳中,多少有些刺耳和陌生。
“凉介君,你是说……你看好计划经济制度?”
藤井凉介坦然迎着岩崎宽弥探究的目光,摇了摇头。
“岩崎叔叔,您误会了。我并非看好单纯的、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
“我是看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
“完全放任的市场,固然能激发活力,但也容易失控,最终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周而复始的危机。而完全的计划,又会扼杀创新和效率。”
“我的设想是,通过‘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平台,在关键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确保核心产业的安全和发展,这部分,带有计划的色彩。”
“但同时,在更广泛的领域,我们依然要保持市场的活跃性,鼓励竞争,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这样,既能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又能让‘看得见的手’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和干预。”
“如此一来,既能保持市场的活跃性,又能将全国的力量更有效地集合在一起,应对重大的挑战。”
藤井凉介还没有说出口的是,在他前世的记忆里,真正让“资产管理公司”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甚至成为稳定金融体系支柱的,正是在那场摧毁了无数财富的08年次贷危机。
西方的巨头们,在危机过后,纷纷壮大了旗下的资产管理部门。
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不良资产处置,扮演了收拾残局、稳定市场的关键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的西方国家,为了修复被反复撕裂的资本主义体系,也不得不朝着某种程度上的“计划”靠拢。
那些庞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就是集中资源、统一规划的体现吗?
它们调配着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影响着全球产业的布局,其力量甚至超越了许多国家的政府。
同理可证,要想收拾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注定会留下的一地鸡毛。
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或者财阀各自为战,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建立一个能够覆盖金融、地产、产业等各个层面,拥有强大资本实力和统一调度能力的超级资产管理公司。
才有可能将那些积重难返的不良资产剥离、重组、盘活,引导日本经济走出泥潭,避免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那样的困境。
至于在泡沫时代趁机大捞一笔,然后抽身离去?
藤井凉介在心底无声地摇了摇头。
这个念头,或许对许多投机者来说极具诱惑力,但对他而言,却是绝不可取的。
诚然,他现在已经是“银秩兄弟会”的一员,接触到了那个隐藏在世界幕后的庞大组织。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那个组织里,目前还只是一个新晋的、根基尚浅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