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7章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不远处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这车是做什么的?”
索科夫顺着声音望去,见走过来的人是别尔金,正想说话时,就见对方直接走向了货车车厢的后部,连忙叫了一声:“副旅长,千万别过去。”
但他的话还是喊晚了,来到车后的别尔金,顷刻间就被熏得一个踉跄,差点一头摔倒。
别尔金捂住鼻子,跌跌撞撞来到索科夫和卡尔索科夫的面前,有些气喘地问:“车里以前装的是什么,毒气弹吗?”
“副旅长同志,我和参谋长正在研究这辆厢式货车是用来运送什么东西的。”索科夫有些无奈地说道:“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辆车的真实用途是什么。”
别尔金看到了索科夫手里的胶管,好奇地问:“旅长同志,您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一根胶管。”索科夫将别尔金将手里的胶管递过去:“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接过胶管的别尔金,开始仔细研究起来,迫切地想搞清楚,这根两端都带有活动接头的胶管是做什么用的。
很快,就被他看出了端倪。只见他再次走到货车后方,将胶管对着敞开的一扇车厢门比划起来。
卡尔索科夫见状,忍不住开始问道:“副旅长同志,您看出什么了吗?”
“我好像发现了一点什么。”别尔金指着他查看过的车厢门说:“你们瞧,这扇车厢门上有个孔,车门突出带有丝扣,把胶管放进孔里,并拧紧活动接头,就能将胶管的一端固定在门上。”
卡尔索科夫强忍着恶臭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随后点着头说:“副旅长同志,你说的没错,这根胶管好像真的可以固定在门上的孔里。但另外一头呢,又是固定在什么位置。”
别尔金弯下腰,朝车底看了看,随即扭头对站在旁边的侦察兵说:“侦察兵同志,麻烦你用手电帮我照一下。”
侦察兵答应一声,用手电为别尔金照亮,以便他能看清楚车底的情况。
“都搞清楚了,旅长同志。”别尔金重新站直身体时,手里原本握着的胶管另一端已经不见了,他转身对索科夫说:“胶管的一端固定在车厢门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排气管上。看样子,是德国人想把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尾气,都排放到车厢里。”
此话一出,让众人疑惑不解。
卡尔索科夫满脸震惊地说:“德国人是脑子有病吧,把汽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在密封的车厢里,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但索科夫的反应和众人不一样,他已经猜到了这辆厢式货车的用途。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说出答案,却是望着别尔金问道:“副旅长同志,假如把一群人关在车厢里,然后向车厢里排放汽车尾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我的上帝啊!旅长同志,您怎么会产生如此荒唐的想法。”别尔金满脸震惊地说道:“如果把人关进这个密封的车里,并向里面排放尾气,里面的人肯定会全部死去。假如这些人是睡着的,他们可能会在睡眠中,毫无痛苦地死去。可要是人还在清醒状态下,他们就将在痛苦中慢慢地死去,死前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说到这里,别尔金的话戛然而止。他先是转身望向车厢,随即又转身望向了索科夫,用震惊的语气问:“旅长同志,您的意思是说,德国人把人赶进这辆厢式货车里,然后用汽车尾气杀死他们?”
“没错,我想这应该就是真相。”
别尔金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咬着后槽牙问:“那他们杀害的对象是什么?被他们俘虏的我军指战员、游击队员、地下抵抗者,还是别的什么人?”
索科夫强忍着恶臭,来到货车尾部,望着黑黢黢的车厢说道:“我觉得被他们关进车厢屠杀的,应该是犹太人?”
“犹太人?”别尔金不解地说:“为什么屠杀的目标会是犹太人呢?”
“在德国人的眼里,犹太人根本不能算是人,用子弹杀死他们,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因此他们会选择一种更加干净卫生的方式,来清理这些犹太人,将他们关在密闭的车厢里,用汽车尾气杀死他们,应该就是德国人想出来的一种环保方式。至于被俘的我军指战员、游击队员和地下抵抗者,通常先送往战俘营或集中营进行劳动,等人的身体完全垮掉之后,才会对他们进行最后的处置。”
索科夫说的都是事实。德国人最初清理犹太人的方式,就是采用集体枪毙。有一次希姆莱去视察集中营,观看部下枪杀犹太人,结果不小心被血溅到了身上,让他感到恶心。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便命人选择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式,这才有了毒气室的诞生。而这辆厢式货车,应该算是一个移动毒气室,只不过毒气换成了汽车尾气。
“可是,按照副旅长的说法,人在清醒状态下死去,临死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罗曼洛夫饶有兴趣地问:“事后车厢的清理,可是一件麻烦事,怎么能算是干净卫生的方式呢?”
索科夫淡淡一笑:“罗曼洛夫,你以为在解决掉车厢里的犹太人之后,德国人会自己来清理车厢吗?”
“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当然是被他们抓捕的犹太人。”索科夫根据自己曾经看过的影视作品,向众人讲解道:“德国人会挑选出那些年轻力壮的男性,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他们进行工作。而那些没有什么用处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就会被尽快处置掉。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死在这个车厢里的犹太人尸体,会由犹太囚徒来埋葬,并清理车厢里留下的污垢。”
“旅长同志,您知道得真多?”卡尔索科夫听后感慨地说道。
听卡尔索科夫这么说,索科夫连忙胡诌道:“你们应该知道,我曾经到莫斯科去执行过特殊任务,能接触了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物,从他们的嘴里,能了解到一些普通人不知道的事情。德国人对犹太人采用毒杀的方式,我就是从那些人的口里得知的。如果不是副旅长的提醒,我还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呢。”
“那这辆车怎么处置?”卡尔索科夫向索科夫请示道:“旅长同志,如果您的猜测没有错,那么这辆车显然不能再用来运送伤员或者物资。”
“要不,一把火直接烧掉。”罗曼洛夫提议道。
“这么好的车,烧掉未免有些可惜了。”但别尔金却否决了他的提议,随即面向索科夫说道:“旅长同志,不如用这辆车来运送阵亡战士的遗体,怎么样?”
“嗯,我看可以,就这么办。”索科夫说完这话,随后冲着罗曼洛夫问道:“罗曼洛夫,你会开车吗?”
“会的,旅长同志。”罗曼洛夫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我会开车!”
“既然你会开车,那么就把这辆车开往野战医院,交给医院的负责人。”索科夫吩咐道:“你告诉对方,这辆车只能用来运送阵亡指战员的遗体,除此之外,不能运送其它的物资。明白吗?”
“明白,旅长同志。”罗曼诺夫说道:“我会把您的话,如实地转达给医院负责人。”
等罗曼诺夫开车离开后,索科夫等人叫上侦察兵,返回了帐篷。
趁着卡尔索科夫向侦察兵了解侦察到的情况时,别尔金小声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把犹太人关在车厢里用汽车尾气毒死,不但效率低,而且每次杀死的人数有限,他们还有别的什么快捷方式吗?”
“当然有。”虽然毒气室的事情,还不为盟国所知晓,但对索科夫这个来自后世的人,却不是什么秘密。此刻听别尔金问起,便将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向对方透露了一点:“我听说,德国人建立的集中营里,修建有专门的毒气室,就是用来屠杀犹太人的,一次就能导致几百人死亡。一天之内,能让几千人丧生。”
索科夫的话引起了别尔金浓厚的兴趣,他凑近了索科夫,低声问道:“旅长同志,您能说得详细点吗?说说德国人是如何用毒气杀死犹太人的。”
见别尔金想知道,索科夫也不隐瞒,便开始讲述:“火车把犹太人从居住地,运送到集中营时,就会进行一波筛选。年轻力壮和有一技之长的人会留下,其余的老幼妇孺则会被送往毒气室。
为了不让犹太人发现自己是被送去屠杀,德国人会告诉他们,进入集中营要进行消毒和洗澡,再给他们安排住处。于是,把他们带设计得和公共浴室差不多的毒气室外面,先安排人为他们理发,然后再让所有人脱光衣服,排队依次进入毒气室。
等所有人进入毒气室之后,他们就会关闭门窗,向室内释放毒气。那些等待洗澡的犹太人,发现从喷头里喷出的不是热水,而是毒气时,就会想方设法往外逃。但门窗早就关闭,他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最后无一例外地在痛苦中死去。
当德国人通过观察孔,发现室内的人都已经死亡后,就会派出由犹太囚徒组成的收尸队进入房间,把尸体送到焚烧炉中进行焚烧,以消除所有痕迹。至于焚烧后产生的骨灰,会被安排车辆倾倒进河流,防止留下任何证据。”
“该死的德国佬!”别尔金听到这里,用拳头在桌上狠狠地砸了一拳头,声音之大,把旁边的卡尔索科夫和侦察兵都吓了一跳。别尔金咬牙切齿地说:“要是让我遇到这帮禽兽,我一定会亲手把他们都枪毙了。”
见到别尔金如此激动,索科夫正想开口说两句,却听到对方语气沉重地说:“旅长同志,不瞒你说,我也是犹太人。”
索科夫的眉毛往上一扬,很是意外地问:“副旅长同志,你也是犹太人?”
“是的,我是犹太人。”别尔金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其实不光我是犹太人,军队里的犹太人数目还不少呢。不但有犹太士兵,还有军官,甚至还有几位将军,也是犹太人。”
听别尔金这么一说,索科夫立即想起,后来接任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总参谋长职务的安东诺夫,不就是一位犹太将军么。还有如今担任近卫坦克第一旅旅长的卡图科夫少将,同样也是犹太人。
“旅长同志,”卡尔索科夫突然对索科夫说:“侦察兵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德军看守的集中营。刚开始以为是关押我军指战员的战俘营,等近距离实施侦察之后,才发现里面关押的都是平民。”
“关押平民的集中营?”别尔金转头试探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您说那里关押的平民,会不会是我们刚刚说的犹太人?”
“完全有这种可能。”索科夫很是赞同这种说法,他转头望着还没有离开的侦察兵问道:“侦察兵同志,集中营距离我们这里有多远?大概关押有多少平民,看守的德军又有多少?”
“平民大概有几千人,看守大概有两个排的兵力。”侦察兵回答说:“距离我们这里有七十多公里。”
原本索科夫还考虑,如果这个集中营距离自己这里不远,还可以考虑派人去解救。但得知距离这里有七十多公里,他立即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带着几千平民,行军七十多公里,穿过防线回到自己防区,其难度丝毫不弱于刘皇叔带着十几万难民从新野逃到江夏,恐怕半路就会陷入德军的合围。到时人没有救出来不说,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见到索科夫沉默不悦,卡尔索科夫小心翼翼地询问:“旅长同志,您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转头望着卡尔索科夫,正色说道:“集中营距离我们这里太远,且不说我们派去的部队,能否夺取集中营。就算消灭了所有的看守,解救出里面被关押的平民。但你怎么带着几千平民,徒步七十多公里,顺便地穿过战线,回到我军的防区?”
听到索科夫抛出的问题,卡尔索科夫沉默了。他刚刚得知有几千平民被德军关押,的确想过派部队去解救,但此刻听到索科夫这么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