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潜龙蛰伏,南海鲍靓(求追读)

 两千年不长,不过稻子成熟数千次。  总有人物与王朝诞生于大地躯体之上,掀起一阵波涛,复又恢复平静。  北方,秦国。  苻坚时代已然过去,淝水之战影响之下,秦国四分五裂。  羌人姚苌所建之秦定都长安。  此时的长安,已不是汉家都城,胡风甚重,杀气十足。  长安皇宫,群臣夜宴。  灯烛辉煌,莺歌燕舞。  首座上的羌人天子身高两米有余,臂垂过膝,络腮胡长至胸口,太阳穴高高隆起,一看便知是顶尖高手。  “来,饮酒!”羌人天子高举酒杯,呼兄道弟,望之不似人君。  “陛下万岁!”  短短数年,奠定如此功业,姚苌内心无比满足,他得意洋洋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与朕本是苻坚之臣,如今朕成了皇帝,你们向朕跪拜,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当下就有脾气火爆的大臣说道:“你是天子,老天爷不以有你这种儿子为耻,我们做大臣又有何耻呢?”  姚苌忽然觉得有道理,哈哈大笑起来,整个大殿充满快活的气息。  宴罢,胡人发兵南下,陆续收回失地。  北方流民又四散,生灵涂炭。  晋朝建康城。  首都繁华极盛,权臣司马道子府邸门庭若市,弹冠相庆,他们并没有因为失地感到不安,而是庆祝赶跑了谢玄,掌握北府军。  会稽谢家。  马车行驶道路,梁岳望着窗外景象。  人潮汹涌,车水马龙,远处有广袤田地,有人采伐竹木,制作器物,冶炼铜铁,售卖手工品、菜蔬。  此地繁华,令他大开眼界。  这不是某个经济重镇,而是谢家族地。  “东吴大姓,闭门成市,牛羊盈野,童仆成军。”  原本以为祝家已是豪奢,此地更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这个地方甚至还不止一处,谢家在吴兴、始宁、琅琊皆有庄园。  怪不得祝公远如此巴结。  “山伯,请到族内一聚,带你认识谢家儿郎。”  谢玄下了马车,邀请梁岳参加谢氏宴会。  这是一个扬名的机会,许多人想来都不得门路。  “在下还有要事……”梁岳婉拒道。  士族与寒门是阶级差距。  谢玄风流平和是他自己的事,世家高门本质上还是那么一回事。  双方本质上不是一路人。  他也不想参合这些门户私计之事。  高门士族一家风流,背后是万家血泪。这个世界,终究是大领主们逐鹿从龙的游戏。  “阁下若是有空,可将藏书借我一观?”  谢玄愣了一下,说:“小事,过些时日我自会派人送书。”  “多谢。”  梁岳驱车回家。  沿路可见流民增多。  当晚。  三人围炉饮酒,锅中煮着咸菜炖豆腐。  “大哥,以后安心待着,不必着急起复。”梁岳指点江山,“十二个字:练武功、安流民、招族人、娶媳妇。”  刘充有些不解,前九个字还好说,后三个字也这么重要?  不过他听进去了。  “我呢?”林坚说道。  “二哥运作一下,最好当个县令,以此地经营,配合大哥安置流民。”  梁岳目光看向远方。  “未来太长,总会有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  世家与胡人,都是极大的危险因素。  梁家必须有自己的部曲才行,至少能抵御乱兵匪徒,这个时代,坞堡盛行不无道理。  “好。”  两人从前线归来,对前途都有些迷茫,身处寒门,命运总是身不由己,梁岳一言无疑给了他们信心。  无非就是埋头做事。  终有一日会出头的。  “对了,大哥,你借助军中驿站,顺便把英台他们送回家吧。”  “好,小事一桩。”  次日,英台整装待发。  “梁兄,再会!”祝英台郑重抱拳,上了马车。  “梁兄,改日再登门做客。”祝雄台这几日对梁岳极为佩服,此人的武功造诣与天分,乃是他见过最厉害的同龄人,甚至还能指点自己修行,怪不得谢玄青睐此人。  怀揣着一瓶五石丹,祝雄台觉得自己回去将内功大进。  “一定。”  兄妹两人各乘一辆马车,与兵丁、商队、官队一同前往豫章。  当夜。  柳园最偏僻的角落,四周百丈无人。  油灯昏黄,刘充盘膝而坐。  “大哥,八禽内功的口诀一定要记好。”梁岳在一旁站着。  “好。”  梁岳站在背后,施展迷雁幻术。  咚!!  敲响虎豹雷音,雷音涤荡刘充肉身。  在刘充记忆中,他是根据梁岳一旁指导的口诀,顿悟了异种内力八禽功。  涤荡一遍,梁岳满头大汗。  “呼,看来此法颇耗真气,而且还要看对方体质,否则有经脉爆裂风险,异种高手也不是随便打造。”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当年刘安早就借助神鼓爆兵无数,平推长安了。  苏醒之后,刘充深深作揖。  “多谢贤弟!”  接下来这段时间,他将勤恳修炼此法。  当今江湖,自身没有异种内力,总归站不住脚。  接下来,梁岳连续为萧明、檀韶、檀道济以虎豹雷音洗涤身躯,助其领悟异种内力。  当夜,门外凉风习习,天空星辰阵列。  接下来目标很简单,一是增强世俗力量,例如庄园部曲、异种高手,以此护佑宅邸。以及找机会立功,将官品职位提一提。  南朝风云变幻,士族身份有一定优势。  二是修炼法术,熟练淮南七法,同时打听更多仙法秘宝消息。  风冷天寒,梁岳正要进门。  忽然心念一动,一头撞向墙壁。  哗!  墙壁一阵波动,他竟直接穿过去。  过垣术。  “哈哈,妙极妙极。”  崂山道士,穿墙隐形。  此后日子显得有些平淡。  各地消息传来,巴蜀叛乱、丹阳流民举事、东阳流民举事,乱兵波及会稽,随后平定。  柳庄收留的流民已过两百户,精壮部曲八十人,以萧明为主,檀韶为副,已有守堡自保之力,乱兵不伤分毫。  梁岳不收过多杂租,部曲佃户生病施以免费符水丹药治病。  仁义之名,感激涕零。  秋高气爽,丰收好时节。风吹稻香,数里皆闻。  “丰收咯!!”  “社稷土地爷保佑,今年能过个好冬了。”  “应该是梁长史保佑,要不是他,我那两个儿子早病死了。”  “是啊,老天保佑庄主长命百岁。”  转眼年关即将到来。  太元十年一整年,除了些许动乱,总体还算安定。  竹林小谢,梁岳披着鹤氅,石泉子似乎又苍老了一些。  炉中依然煮着咸菜滚豆腐,这次多加一点肉。  “未来数年,应当还是太平时节。”梁岳夹了一块老豆腐,沾了点柳庄酱油,也不怕烫嘴,一口吃掉。  “以你的能力,无论多乱的局面都能轻松避灾,你担心谁,或者害怕谁?”石泉子问道。  “是,官府不可怕,武者也不可怕,跳出历史长河,谢玄苻坚,不也是过眼云烟。”  “那你怕什么?”  “怕史。”梁岳古怪一笑,玩了个谐音双关。  小人怕官,大人怕史。  漫长的历史长河,这一朵朵浪花,不知隐藏多少杀机。  这一年冬天。  瘟疫苗头渐起。  于此同时,来自南海郡的道士鲍靓,途经会稽郡。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