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神仙望气,芝兰玉树

 轰!  烟尘四散,梁岳飞出洞口,神鸦抓着他的肩膀缓缓落下。  “呼,终于出来了。”梁岳大口大口喘气,怀抱着抱着青铜鼓。  今日之事,简直震碎他的三观。  信息量太大,一时间消化不过来。  他印象里的豆腐王爷刘安,竟如此强大,召集天下方士,另辟蹊径,打造内力之法。  如果不是天地灵气失效,外加政治能力不行,说不定还真让他当了皇帝。  “广成子、赤松子、西王母……”  刘安遗书给出三个关键信息,上古大能不应当活得更久吗?  难道是越强大的人,死得越快?  “或许真是如此。”  大能往往与法则有关,阴阳失调,法则紊乱,身为此界神灵,定是当场灰飞烟灭。  当然,这只是猜测,谁知道上古发生什么。  梁岳仔细端详夔牛神鼓,此鼓有两种作用,一是增幅。  诸如神念范围、法术威力、距离。  想到这里,他右手摊开。  砰!  人头大小的长明灯焰瞬间飞数十丈外。  “不错不错。”  距离代表着安全,代表着机动性。  除此之外,便是虎豹雷音,虎豹雷音可以涤荡神魂真气,修行速度更快,更能涤荡肉体,产生类似于异种内力的效果。  “这样做没有后遗症吗?”  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可以生产异种内力高手?  总而言之,神鼓作用还行。  除此之外就是七法:望气,藏气,过垣,河牢,医符,象指,马箸。  望气顾名思义是看他人实力,藏气为隐藏修为、过垣为穿墙术、河牢为水遁、医符为治病的符。  最后的象指和马箸有点意思,象指是物品化形,古代修士点石成金的障眼法便是这门法术。  马箸是提前在筷子上画好符箓,必要时刻丢下,筷子化为马匹逃命。  “先炼医符、象指、马箸、望气吧。”  梁岳心念一动,社鼓变成拨浪鼓大小。  “金乌!”  金乌厉喝一声,将他抓上去。  “完了,全完了。”老头趴在崖边,痛心疾首,又一个年轻人死了。  为什么非要追求什么仙道呢?  五十年前,他的弟弟和那位年轻人一样大,也是一去不复返。  刘老头触景伤怀之际,忽然一双手扒在崖壁。  “亲娘嘞!”  刘老头瘫倒在地,灵芝散落一地。  一年轻人翻身上来。  “老丈,你怎么了?”梁岳扶起老头。  “你是活的?”  “难道还死了不成?”  “活着就好。”刘老头忽然开口,“年轻人,在底下遇到了什么?”  “满是寻仙人的骸骨。”  “哎,也好,埋在这里,也乐得清静。”刘老头失落地捡起灵芝,“你看到神仙了吗?”  “不正是在你面前?”梁岳指着自己,促狭一笑。  “你……”  哗!  狂风吹拂,年轻人腾空而起,转眼间消失山林。  “这这这……”  刘老头刚刚捡起的灵芝又掉了一地,老头回去一说,引得村民哄堂大笑,直到数年后去世之前,还一直在儿孙面前念叨这件事。  两日后。  夕阳西下,马车行驶官道。  梁岳拿着回想着法术的内容,双目失神。  石泉子这个瘸子反倒成了车夫。  “捡到宝了?”  “还行。”  “什么时候集齐六宝,一统天下道门。”  “那不至于。”  刘安和宁阳子是两个极端,一个进取心十足,最终兵败身亡。另一个一心避世,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问,光熬寿命。  两个都不成功,自己稳妥一点,取中间值。  可以进取,但不多。可以避世,但不能全避。  两千年宏图太远,安安稳稳活过八十年即可。  气氛沉默,一老一少坐在车头,夕阳斜照在他们肩头,白鹤大氅折射炫目光彩。  “你真就不出手?”  “富贵难求,还是回山待着比较好,别把道统看得太重,乱世必出英雄……”  “北伐难成,哎。”石泉子叹息。  梁岳笑道:“会有大英雄出面的。”  “谁?你认识?”  “大英雄,由我决定!”  说罢,捻碎纸团,抛向空中。  伸手一指。  叮咚……  腰间“拨浪鼓”发出清脆响声。  扑腾扑腾……  纸团化为蝴蝶,振翅奔向天边云霞。  尸解仙的好处还是有的,至少学习法术容易。  石泉子倒吸一口冷气,到嘴的话硬生生咽下。  “老夫知道你就想让人夸你,一身道行无处施展,总要在人前显圣一番。老夫不如你意!”  “石前辈,别这样。”  老树昏鸦,马车逆着彩霞行进。  黄昏,两人正要歇息。  忽然,梁岳抬头,目视前方。  只见纯金朝霞之下,乌云盛开,阴沉浓郁,如墨侵染。  黑云压城城欲摧!  “怎么了?”  “兵灾将至。”梁岳面色凝重。  此乃望气之术。  石泉子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或许这就是神仙吧。  乌鸦飞往乌云方向。  官道上,二十轻骑护送两辆马车行驶。  最前方的马车传来阵阵咳嗽。  刘充骑着红鬃烈马,示意骑兵停下。  “大都督,身体可还安好?”  “死不了。”马车内传来中正平和的声音,“不过,你那位兄弟无能为力的话,本都督可活不到会稽。”  车帘子掀开,露出苍白俊雅的脸庞,一双丹凤眼,留着山羊胡,像个书生士子,而不是沙场肃杀大都督。  此乃谢家芝兰玉树、左将军、新任会稽太守、康乐公谢玄是也。  众人下车生火煮饭。  谢玄靠在树上,运转内力,压制体内疼痛。  刘充盛了一碗热汤。  两人闲聊起兵事。  谢玄这才发现此人一名精通后勤的猛将那么简单,兵法娴熟,对答如流,更有奇思妙想,实乃一名将帅之才。  “也就是说你之前以五百破三千,并非运气?”  “正是,在下看透了胡虏的弱点,以此长枪游龙阵破之。”  “若敌人发兵三万,你又如何?”  “依南方水势与长枪兵,以却月阵破之。”刘充以地为沙盘,演算阵法变化。  谢玄目光赞许,说:“你父亲是兵法大家?”  “不,此兵法为三弟所授。”  刘充一言,引起谢玄心中兴趣。  又会兵法,擅长炼丹,此人真有那般厉害?  于此同时,一道道人影趁着夜色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