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请自来客(第2页)
柯老四是从宫里出来的,一看这座次,立刻明白这是留给了贵客,心中不免暗忖,莫非桑丫头还等着公子来?除了公子,谁还能称之为贵客呢?
一想到刚才颜如玉那模样,柯老四又暗暗骂他不争气。
多少贵人家的女儿,十五岁就许人,十六岁就嫁人了?公子这么慢吞吞,羞答答,嘴硬不肯露脸,桑丫头真有了别人,他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姑娘去?
正想着小二上了菜。江州菜热气腾腾的,又带着酸味、辣味,整个屋子里都是那诱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桑陆生被莫星河掐过喉咙,吞咽愈发疼痛。更莫说是吃辛辣之物了,他只拿起筷子随便拣了几样不太辣的小菜,味如嚼蜡一般,迫不得已才咽了下去。
可闺女生辰,菜可以不吃,酒不能不喝。
他放下筷子,拿起酒盏,正要说点什么。门外响起脚步声。有一个小小的人影冒了出来:“桑姐姐!”
元宝身着深色的丝绸内官服饰,显然已不同往昔。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布衣的胡内官。
“元宝?”见到元宝和胡内官,桑落很是高兴,快步过去拉着元宝:“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正说着,一道紫色的身影伫立在门边。
元宝也顾不得那么多,连连说着:“我们找了你们一整日了,连丹溪堂都去了,一个人都没有,正好碰到颜大人,就送我们过来了。”
颜如玉紧抿着唇,目光扫过屋里所有人,最后落在桑落身上。
这一身宽袖的罗裙,应该是新衣裳,只是跟她一点都不相衬。
还有那脸上唇上的胭脂水粉
顾映兰没来,她恐怕要失望了吧。他调转目光,不再看她。
倪芳芳站在一旁,观察男人她自是有独门的眼光。一看到颜如玉这脸,她就觉得不一般。旋即又记起端午时桑落得了一件杭罗裙子,当时说是一个“贵人的面首”所赠。
再看颜如玉这一身绛紫官袍上的彘兽,以及他身上挂着的玉,倪芳芳再将近日京中的种种小道消息一捋,不由暗暗心惊。
眼前的这个“面首”,竟然是绣衣指挥使,颜如玉!
八九不离十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面首”,坊间传闻,他可是“那样的大”,哄得太妃“那样的受用”,这才得了“这样的官职”。
倪芳芳也不敢再直视颜如玉,低下头侧目一看,柯老四倒是高兴得很。
也是,柯老四是个没根的,看见这样的面首,应该又羡慕又嫉妒吧。
颜如玉也不知跟谁在较劲,负手站在门边。他身形挺拔,气势又压着所有人,屋子里的气氛渐渐凝滞。
唯独元宝察觉不到,还叽里咕噜地说着:“桑姐姐,我被选做圣人的侍书啦!”
桑落看向胡内官:“侍书?”
胡内官原本不过二十几岁,可带元宝半年光景,他已有些父亲的样子,笑着点点头:“元宝明日就要去圣人书房里伺候圣人读书了,今日特地告假来跟桑姑娘报喜。没想到竟是桑姑娘的生辰。我们来得急,也不曾准备贺礼。”
“这样大的喜事,就是最好的贺礼。”桑落摸摸元宝的脑袋:“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胡内官费心了。”
谁能想得到,当初那个差点丢了命的小内官竟有这样的造化!当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桑陆生呵呵一笑:“快坐下来,一起吃酒!”
话音未落,楼道里又响起一个脚步声。
顾映兰整了整衣裳,踏步而来:“抱歉,顾某来晚了——”
两只脚,一只在门外,一只在门内。
被堵在了门口。
颜如玉负手站在门内,沉着脸斜睨他:江州人,一向个子不高,想不到这顾映兰倒是有些鹤立鸡群。
“颜大人?”对于颜如玉,顾映兰入京前就听过他的那些绯闻轶事,他收回了那只脚,站在门外施礼,“下官翰林院典籍顾映兰,刚从江州调入京中,想不到竟能在桑大夫的生辰宴上得遇颜大人。”
颜如玉像棵挺拔的松树站在门内,以一种别扭的姿态,眼神淡淡地扫向顾映兰:“顾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