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群众的心声(第2页)

 秦山再度握住老者的手使劲摇了摇。

 “嗯……”

 老头答应了一声,不再说话,开始抹眼泪。

 “乡亲们,我谢谢你们,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你们今天能来,让我非常感动,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望大家的,你们这就回去吧!”

 秦山朝人群挥手劝道。

 他挥手的时候人群也在挥手,他朝哪里挥动,哪里的人群也朝他挥动,双方无形之中出现了感人的互动。

 “听我的,大家都回去吧,散了吧,我们这边还有事情,谢谢乡亲们。”

 尽管秦山在劝,但是人群就是不散,而且四面八方不断有人汇聚过来,人越来越多。

 没有办法,秦山只能继续劝导。

 但是,他的泪水却止不住流了下来,真的,他没有感觉到自己做了什么,可是这一幕,就是那么猝不及防地让他泪奔。

 他的身后,是组织部的两位领导,张雨晴和邵静依。

 旁边是赵继奎、严浩以及其他镇政府的干部。

 这些人都是颇有感触。

 最有感触的就数赵继奎了。

 当初,他从松树镇调到河口镇,也是从镇长的职位上调到镇党委书记的职位上。

 跟今天的秦山是一模一样。

 可是,他离开松树镇的时候,除了镇里的公务人员、昔日同僚,却连一个群众来的都没有。

 就仿佛他是一个透明人一样,来与不来,或者走与不走,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是河口镇的老百姓跟松树镇的不一样吗?

 赵继奎觉得肯定不是的。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假如今天不是秦山调走,而是自己调走。

 哪怕不是调到哪个镇,就算是调到县里当县委书记,那么河口镇的老百姓也会这样来送自己吗?

 赵继奎觉得不会的,他丝毫没有这个信心。

 可是,眼前的这些群众来送的,竟然就是那个被好几个人说成是满肚子坏水的秦山?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赵继奎是这样想的,而旁边的严浩也有很深的感触。

 他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调离了河口镇,也能像今天一样,河口的老百姓都来默默相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