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找到机关纹路(第3页)

 这场宴会表面上是为了给叶天接风,实则关系到大秦朝堂的权力格局。

 自从这个年轻人来到咸阳,陛下对他的倚重就与日俱增,这让赵高感到了深深的危机。

 嬴政为叶天举办的接风宴即将开始。

 各国使节、朝中重臣,以及百家代表都已陆续抵达。

 叶天站在殿外的回廊上,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若有所思。

 身后,脚步声响起。

 "叶天先生。"一个温润的声音传来。

 皎洁的月光下,荀况仙风道骨的身影显得格外清雅。

 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又有些许期待。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很清楚今晚这场宴会的意义。

 叶天转身,只见荀况手持竹简,正含笑看着他。

 "荀老。"叶天微微颔首。

 这位儒家大家此来必有深意。

 果然,荀况开口道:"先生此番东渡,可曾见识蓬莱仙山的奇景?"

 叶天眸光微闪,"荀老这是在试探,还是真的好奇?"

 荀况笑容不变,"先生何出此言?"

 "因为您手中的这卷竹简,是四年前我在稷下学宫所留的《齐论语》摘抄。"

 叶天淡淡道,"您今日带来,怕不是为了讨论学问。"

 荀况神色一凝,随即叹道:"果然瞒不过先生。”

 “老夫只是担心,若真有长生之道......"

 "长生?"叶天轻笑,"荀老应该明白,这世间,最难长生的是道统。"

 "先生此言何意?"荀况目光一亮。

 叶天迈步向前,指着远处升起的炊烟,"您看那些烟火,便是人间烟火气。”

 “治世之道,在于安民,长生之说,不过是逃避现实的托词。"

 荀况沉默片刻,深深一揖,"老夫受教了。"

 叶天扶起荀况,"荀老无需如此。”

 “儒家重教化,墨家重实用,道家重修身。”

 “三家若能同心,何愁天下不安?"

 正说话间,东君悄然而至。她一身素裙,容颜绝世,却给人一种难以亲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