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宅女日记
第144章 一定要做府城人!(第3页)
原本累的不行的人,一听要分肉,一个个激动的爬起来。
李雪梅之所以闻到血腥气,是闫老二带回来的。
他经手分肉,也换肉。
用他家做好的肉干换新鲜的马肉。
肉干好携带,分量也轻,不占空间,大家伙背着上路也轻省一些。
分肉的人家,主要集中在围杀私兵的这些人。
守在后面,保护家小的,不用闫老二解释,也晓得自己没资格分肉。
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的勇士,应承嘉奖。
这里面闫老二没有忘记他闺女的童子军。
嘿!
要说这些小家伙,还真立了大功。
杀敌之数,一点都不比大人的少。
是以,闫玉作为童子军的头头领回来许多马肉。
是她爹和戚家叔伯帮着扛回来的。
之所以会这么多,是源于童子军之前定下的章程。
这些马肉要统一存放在童子军的‘仓库’,还要评出个功劳大小,才能往下发……
孩子们哑着嗓子嚷嚷,这叫论功行赏。
他们信赖的保管员,除了闫小二还有哪个。
所以,闫家这边简直成了马肉场。
牛车上挂了一熘的大肉块。
李雪梅从上铺下来,便看到这样壮观的一幕。
可惜她并不开心,脸色微白,反胃,想吐……
不断有人来找闫老二换肉。
五斤鲜肉换一斤肉干。
闫玉坐在地上,没法子,她蹲不住了,小腿累得慌。
看着她爹收获了一堆马肉,高兴的不得了。
累但快乐着。
“你爹折腾啥呢?”李雪梅捏着鼻子问道。
“五斤马肉换一斤肉干,娘,我爹就是没赶上好时候,要是再往前生些年,咱家得富成什么样啊!咱家那小店,用我爹来管,大材小用了,屈才啊!”
李雪梅哭笑不得:“咱那肉干都是抹了盐的,你问问那些人,他们手里有多少盐,够做多少肉干?要是没有三宝,你爹这么换你看他亏不亏,风干不需要时间?时间成本就不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