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页)

 等时间不多,灭了火,等冷却。 

 沈清棠就着烧炭的泥炉,把中间的木炭抽出几根,把装着沙子和碳酸钾的的泥碗放进去。 

 沙子跟碳酸钾的比例十比三。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烧制过程。 

 从天亮烧到晚上睡觉。 

 打开泥炉一看,已经成功烧制出液体。 

 沈清棠拿了一片青瓦,用细木棍把泥碗夹出来,里面的液体倒在青瓦的凹槽中。 

 因为实验,液体量很少,连青瓦的凹槽都没填满。 

 接下来就是等待冷却。 

 天刚蒙蒙亮,沈清棠就爬起来,满怀期待地看烧制的玻璃。 

 成了也没成。 

 得到了形似玻璃的固体,但是很不透明甚至有点像黑曜石。 

 沈清棠思来想去还得需要一点儿氟。 

 她所知道的在古代含氟的就是萤石。 

 当然萤石在古代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夜明珠。 

 夜明珠在古代比较值钱,不是因为稀缺而是因为炒作。 

 就好像生蚝一样,一旦赋予它某种功能或者意义就变得值钱起来。 

 其实自然界中很常见,花岗岩、伟晶岩、正长岩等岩石内都有。 

 说白了就是火山岩浆,在冷却过程中,汽水溶液里的氟上升时与周围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氧化冷却后就成了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