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聂伯河反攻(四)(第2页)

“按照原先计划!拿着冲锋枪的突击队往前,清理一楼,然后向上进攻!各位小心伴雷!”瓦列里随后命令道。

即使伴雷的事在渡过第聂伯河前他已经开过小会叮嘱各个大小军官,让手下所有士兵都要相当小心,但瓦列里依旧不放心。

而冲锋枪在建筑物内是最好使的,步枪面对近身战还是太吃亏了。

瓦列里进攻前特意让三营组建数支负责突击的冲锋枪小队,他们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队。

“兄弟们,跟我上!”拿着ppd34冲锋枪的莫里维奇身先士卒,突入一楼公寓房间。

“莫里维奇同志,各位同志们,一定要小心拌雷!”瓦列里又提醒一句。

德军现在许多老兵相当阴险,可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设置伴雷,类似于厕所,衣柜,又或者卧室,厨房之类的地方。

在这种小角落,要是有个伴雷爆炸形成扩散伤害,一屋内的苏军士兵都得多多少少受点伤,战斗减员可是相当严重,伤兵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还是未知数。

三营新组建的医疗排所携带的药品也不多,现在医疗排里的士兵都是跟着原先老二连剩下的几个卫生员现学的,也仅仅能提供简单的及时救治。

安插在各个排组之中的卫生员也是如此,他们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每个人学历也不算高,加上时间不够也仅仅能暂时学习些普遍的医疗知识。

至于医疗物资,凭借苏军现在的运力与配合能力,能先把士兵运过来就不错了,浮桥至少一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搭好,医疗物资运送速度肯定不快,苏军部队现在相互沟通的效率特别低下。

这也是现在苏军常见的一种情况,等到构建莫斯科防线的时候,朱可夫到前线时都相当蒙圈,最高指挥部不知道德军推进到哪,部队防线在哪,可用部队驻扎的位置在哪,只能靠他自己一个个找。

部队之间不会配合,军官指挥经验少,面对一支精锐的铁血部队,被逐个击破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