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邀功(第2页)

 自从春猎后,独孤羽就成功请到了崔彧出山入府做长史。 

 两人促膝长谈,聊得很是投机。 

 如果崔彧在身旁,议事时也算有个帮手,不至于落了下风。 

 乾元殿内,灯火通明。 

 说来说去,还是赈灾粮款紧缺,前线军粮不足,如此下去只怕要提前班师。 

 皇上吩咐在坐的各位:“你们都敞开了说,今日堂上所言无论是非对错,朕全恕你们无罪。” 

 几位大臣先发言。 

 独孤侃显得无比认真,逐字逐句地听着各位老臣的廷议,不愿错过一处细节。 

 六皇子刚娶了第三房妾室,放下美娇娘连夜入宫,此时腿还软着。 

 七皇子只惦记着安享富贵,对国政大事不感兴趣。 

 而独孤羽坐在椅子上,头斜枕着手腕,闭着眼,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睡着了。 

 等老臣们发表完意见,自然轮到了年轻的一辈。 

 李君刚投到了二皇子的门下,急于表现。 

 “陛下,以臣之见,治灾首先应派特使前往灾区视察灾情,安抚民心。第二,减免灾区赋税,减轻百姓负担。第三,从临省调拨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最后,组织人手捕杀蝗虫,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 

 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众人不禁点头。 

 而此时崔彧站了出来,“李大人说得这些治标不治本。前线军粮告急,等李大人的政策落地,只怕大巽唯有班师回朝了。” 

 “崔大人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崔彧胸有成竹,“神农稻种。” 

 “你是说一粟可产万斤的神农稻种?” 

 怎么可能?这种东西只有上古奇书才有,现实中谁也没见过。 

 神农稻种传说是由上古神农氏培育,可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产量更是普通稻种的数百倍。 

 崔彧继续道:“臣知道一处良田,所种稻种数十万石即将收割,不出三日,定能送往前线和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