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第3页)

 “您是一等国公,在勋贵里也能起个带头作用,这会儿不赶紧上书,就真的赶不上趟了!” 

 徐城璧愣了一下,也顾不上打徐鹏举了,赶紧叫来谋士去商量怎么写奏折。 

 陆行简很满意徐城璧的的乖顺。 

 懂事就好。 

 他给徐城璧加了太子太傅衔,又下令其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 

 现如今五军都督府就是个摆设,并没什么实权。 

 徐城璧哪敢托大上任? 

 赶紧以老迈请辞。 

 陆行简也不非要他去五军都督府,又下旨让其辅助守备南京。 

 南京守备也就是个正五品的官职,辅守那就权力更小,官职更低了。 

 徐城璧擦了擦冷汗,带着家小接旨,连夜离开京城,南下去往南京。 

 这些年在京城的筹谋,就像是一场梦,美梦最后变成了噩梦。 

 好在梦醒时,还能全身而退。 

 韩秀芬和周婉秀在通州码头上了船,沿着大运河南下。 

 两人站在船头看着码头的忙碌景象,五味杂陈。 

 周婉秀以前从没没想到,自己会大着肚子,走一遍当初苏晚晚走过的路。 

 韩秀芬则呆愣愣地。 

 如果当初没有逼迫苏晚晚,情况会不会好很多? 

 只是现如今,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了。 

 …… 

 有了魏国公的带头作用,那些先前被柳溍拉拢过的武官勋贵也开始上奏折自劾请罪,甚至提交各种柳溍的违法证据。 

 陆行简加以安抚,并没有动这些人官职,只是让其安心办事,忠心为国即可。 

 这些人投靠柳溍的时间也不长,大多数也就一两年,能办的坏事也很有限。 

 比较难办的反而是那些深受重用的宦官。 

 张咏和杨一清倒是目标一致,把马永成的侄子、谷大用的弟弟等都加进了报功名单。 

 有张咏的居中调停和拉拢,这些宦官也都安心投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