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北中仲弘
第210章 再也不走基层,开诸葛亮会了(第3页)
虞允文也知道自己军事经验不足,觉得群策群力是个好办法,就按王有志说的,先从各什开始,大家都开会想办法,然后一级级讨论上报。
一开始虞允文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级级讨论上报,后来他深入基层参加了几次讨论,在收获了一些士兵的拥护之余,也终于明白了逐级整理上报的原因。
大部分诸葛亮会最后都成了扯淡会,吹牛会。有的主张请江神娘娘做法。有的建议派人去扒开江堤水淹金兵,也不管是否有金兵把守。还有人提出动员江南军民都一起咒骂完颜亮,把他咒死。
虞允文于是不再参加基层的诸葛亮会了,纯属浪费时间。不过他倒也没因此鄙视当兵的,因为他来之前,已经有大臣组织和尚道士一起念咒,要咒死完颜亮了。士大夫的见识其实跟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没啥区别。
不过整理上报的意见还是有用。范龙所部说禁军士气低落,而当地的厢军、民兵要保卫家园,反而更愿意打仗。
虞相公也深以为然,就放手发动群众,动员了积极保卫家园,且熟悉本地水文的当涂县民兵来充实禁军水师。
张振汇总了自己部队的讨论结果,建议宋军在岸边凿沉废弃的船只,设置障碍物,阻止金人顺利渡江。
时俊部建议搭建掩体,来躲避金军的炮火和弓箭,等金兵上岸后,击其半渡。军阵分成两部分,前边是长矛手和长斧手,后边是排成三叠阵的弓弩手和火枪手。
民兵们自告奋勇,负责巡视各个丘陵和港汊地区,随时防止金人的突袭。虞允文安排王有志新军的骑兵作为机动支援力量,随时填补防线上的缺口。
这么一布置,虞允文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他刚开始纯粹是一腔热血,觉得不管不行,先把溃兵整顿起来,免得金兵马上就渡江,反正坚持几天,李显忠和王有志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