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真有事,汤思退反而会保我,陈康伯却真想杀了我(第2页)

汤思退来了一看王有志也在,心里咯噔一声:难道王有志告了自己一状?

正惴惴不安的时候,就听见赵构说:“王卿,你跟汤先生说一下吧。”

王有志赶紧给汤思退行了个礼,然后把事情又讲了一遍。汤思退一听就这事啊,好事!他这么聪明的人,当然知道官家为什么叫他来,不就是想让他配合一下嘛。

他要是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还能当宰相?再说经过上次简明会之乱,他就想明白了,自己没法跟王有志斗。王有志通过股市能影响大宋一大半有钱人,自己没法跟这么多人为敌。

打不过就加入,自己这么大的官,要是不能从股票这么容易赚钱的地方发财,那这官不是白当了吗?后来他又敏锐地发现,消息就是钱。

在一些官府的政策出来时,股价都会有变动。大宋的大部分具体政策不都是本相制定的嘛,就算不是本相制定的,也要先报告本相。既然知道这些就能赚钱,那何必去侵占土地,收受贿赂呢?

所以之后他就积极参与股票买卖,而且小额的贿赂也不收了。这么一来,不但收入增加了好多,名声也好了许多。汤夫人还得意洋洋地到处吹嘘:“咱汤府这个汤,是清汤白汤,比清水汤饼的汤还清白!”

想到这里了,大宋首相汤思退马上表示,自己坚决支持。他还对王有志提出的“商路都是属于天子个人的”,这一理论,表示高度赞赏!

赵构满意地颔首,汤思退就是比陈康伯会办事。于是这件事就定下来了,皇帝和首相安排以蓝珪负责将难民运送权,以每年二十万贯的价格,卖给以王有志为董事长的南海公司。

资金从大宋银行的南海公司账户上,划到了皇帝的账户上,然后大部分又划到阜康集团的账户上,变成了阜康集团的股份。

王有志笑着对吴翠翠说:“你看,转来转去还是在咱家里。”

吴翠翠说:“傻乐什么?在人家名下呢?”

王有志笑着说:“你看你,格局小了不是?只要归咱管就行,何必在咱名下呢?大宋银行那么多钱,都是别人的,但归咱管,咱能动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