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帅为何发笑?(第2页)

李显忠显然是事先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了水牛和毛驴的生活习性,在保证牲口体力的情况下,尽量多走路。这些对后勤非常重要。

后世英国二战英雄,蒙哥马利元帅早年在印度服役的时候,英军大量使用骡子。他晋升考核的一个问题就是:骡子一天大便几次?

英国能殖民全世界二三百年,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英军的后勤在当时是无敌的,在敌国作战,行军和补给却通常胜过当地军队。这些细节管理功不可没。

宋朝文贵武贱,王有志堂堂副部级大员,居然亲自带着丁壮来增援。李显忠有点受宠若惊,当他得知王有志的厢军和民兵居然每天的行军速度跟他的京营差不多,也大为佩服。

这次赵构和大部分江南士族鼎力相助,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牲口和大车,他觉得自己已经把骡马化行军发挥到极致了。没想到王有志的部队主要靠两条腿,居然跟他所部速度不相上下。

王有志暗想,你要是知道我这边一共五万多人,基本徒步行军速度也比得上你的全骡马化部队,岂不是更要惊掉眼珠子了?

王有志把五万自带干粮的丁壮交给李显忠,特别叮嘱,这些都是从北方一路逃难过来的忠勇义民,一定要尊重。李显忠拍胸脯表示,自己也是归正人,断不会让人欺辱归正人。

有了王有志带来的五万丁壮,李显忠的一万五千京营,就都成了战兵,等于战斗力增加了一倍还多。因为当时,平均一个战兵要有两个辅兵来后勤服务。

王有志回到昌化溪主阵地时,已经到了晚上。他的大帐设在一个小山顶上,有助于观察敌情。远远地看到昌化县城周围,一堆堆的篝火,那是简明会众的宿营地。

他们很快就将周围吃干抹净,而自己连帐篷都没有。很多人占据了农民的房子,而失去房子财产的农民很多又被迫成为简明会众。

流寇就是这样滚雪球似的发展的。如果不是三路官军堵住了去路,他们会很快瘟疫一样蔓延到江南大部。